代謝症候群加腎臟病加重血管硬化易發生心血管疾病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10/30 下午 06:48:32 / 醫療保健
體型太胖小心心臟受不了。一名19歲男性身材肥胖就醫減重,檢查已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臟病,問診發現,男子愛吃零食,最高紀錄一個晚上連嗑5包洋芋片,且不愛運動,造成體重暴增,成為心臟疾病隱形患者。
|
桃園長庚醫院健康檢查中心醫師蔡松昇(右)說明患有代謝症候群的肥胖患者比正常健康人高2倍風險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5倍風險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歸鴻亭攝影) |
台灣有代謝症候群肥胖和洗腎的人數不少,長庚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松昇表示,台灣第2大死因為心臟疾病,但若把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加在一起,即廣義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人數則與第一的惡性腫瘤不相上下。
蔡松昇說,患有代謝症候群的肥胖患者比正常健康人高2倍風險易罹患心血管疾病、高5倍風險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也與慢性腎臟病關係密切,腎功能愈差,死亡率、心血管危險事件都會隨之愈高。而腎功能愈差,動脈硬化程度愈嚴重,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與是否罹患慢性腎臟病也加成增加動脈硬化程度,血管彈性變差,長期就容易堵住,發生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等。
|
如何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蔡松昇建議,應該減少謝症候群危險因子。(歸鴻亭攝影) |
他說,除代謝症候群相關危險因子外,在非慢性腎臟病病患中,年齡、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三酸甘油脂、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敏感性C-反應蛋白,皆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至於慢性腎臟病病患中,腎功能、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則也與動脈硬化程度高度相關。
如何避免心血管事件的發生,蔡松昇建議,應該減少謝症候群危險因子,包括戒菸、減肥、控制三高降低血管發炎指標;如果合併慢性腎臟病,除了控制三高,也要顧腎,不要隨便亂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