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時裁員談台灣目前報業生態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08/6/18 下午 10:04:10 / 新聞媒體
所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這句俗語在新聞界同樣有效。
過去叱吒媒體風雲的中國時報今天宣布將減張、裁員,預計有六百名員工將面臨失業。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晚間立即發表聲明,嚴正譴責中時集團不尊重媒體工作者的勞動權,呼籲行政院勞委會、台北市勞工局等相關單位應調查中時集團將大量解僱員工的爭議,但是顯然大勢已定。
筆者在報禁未解除前即在報界擔任記者,當時拜威權時代傳媒無法申請,中時與聯合兩報以報業托拉斯地位,雙雙擴充為兩大媒體集團,囊括七、八成報份銷售與廣告業績,後來立場偏綠的自由時報令人無法置信,一九八八年報禁解除後,從香港蘋果日報登陸台灣之後,,對三大報造成極大衝擊,聯合報系收掉民生報、中時報系停刊中時晚報與其他小報都慘澹經營在茍延殘喘,媒體寒冬已然籠罩台灣的新聞界。
最近,筆者曾在基督教論壇報擔任採訪主任時的社長林意玲,因為堅持辦日報理念,在退休後重出江湖創辦台灣醒報,初期以電子報型態創刊,並揚言即將增加紙本實體報,令筆者極為憂心。
雖因筆者十年前即已自辦過新網電子報三年,深知辦報之甘苦,財力雄厚、政商關係良好之流都已裁員的裁員、關門的關門,辦一份日報實非我等足以勝任,不過林女士奮不顧身毅然投入,並聘筆者為初創之顧問,僅能盡力協助,樂觀其成,並建議增加影音部份功能,暫時絕對不要發行實體日報。
筆者的論點不完全是社會景氣問題。在目前社社會風氣喜好八卦與羶腥新聞時代,妄想辦一份自認清流的報紙,是如另一句俗話說的,「要害一個人,勸他去辦報」。
但是,新的時代會有新的環境,從現代管理學與行銷學的角度看,媒體應轉型為生存必要之途,並做好願景管理與獲利機制的規劃。看報紙的人愈來愈少,有線電視、網路與智慧手機崛起市場,觀察中時裁員時,雅虎奇摩則正徵求記者,相形之下,新興媒體一路成長,廣告量節節上升,與持續衰退的報業廣告形成強烈對比,此刻欲進入經營大眾傳播事業,請重新定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