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藝大雕塑系主任劉柏村談"文創之手"
新網記者麻念台/高珮詠台北特稿
2011/4/9 下午 10:14:49 / 文化藝術
對中國藝術家協會《鳳凰網》目前進行的「文創之手」企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主任劉柏村表示,這是國家應該做的事,要審慎規劃,並賦予學術性的研究定位,才更能突顯製作的價值。
|
中國藝術家協會"鳳凰網"年輕雕塑家陳忠信製作歐豪年"文創之手"。(歸鴻亭攝影) |
劉柏村表示,「文創之手」要製作百位當代卓越藝術家的雕塑,是一個極大的工程,一定要把所有包括製作技術、經費預算都詳細計劃清楚,一步步去進行。
在台學習雕刻、塑造、泥塑十幾年,有相當深厚基本功的劉柏村指出,他留學法國5年,在法國留學期間將學理架構、雕塑史等組織起來,讓他對雕塑有全盤的掌握與見解。
劉柏村提到,日本的雕塑系統是法國雕塑系統的延續,而台灣則是承襲了日本系統。法國沒有雕塑系,而是以「雕塑工作室」或「雕塑工作區」來培養藝術家的能力;法國學習基本功都是以師徒制的方式來承接,現在台灣學校也是採取師徒制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習。
|
中國藝術家協會"鳳凰網"年輕雕塑家林艷立製作李錫奇"文創之手"。(歸鴻亭攝影) |
所以對「文創之手」的製作,劉柏村認為若是與該系合作,則必須經過系務會議,將整個製作列成課程,另外的辦法則是推薦由該系願意以雕塑為創作生涯的系友或校友,在師長指導方式下參與,也會是一種師徒相承的教育機會。
劉柏村對建構雕塑的概念,是用加法、減法的運用,去堆疊或簡化來完成作品,雕塑的材料非常多元,從屬性來看「雕塑」,雕刻就有分木雕和石雕,塑造、多媒材等項目,種類多樣且具有變化。
他強調,藝術是需要學習的,而非用直觀的方式去探討藝術;要能進入和藝術的對話中,並不是光靠影像畫面來理解藝術。
劉柏村回憶要去法國以前,他曾經請教學音樂的朋友,如何欣賞柴可夫斯基的古典音樂,當時這位朋友告訴他:「很簡單,只要將聽到的音樂想像成畫面去感受就可以了。」但是劉柏村認為,欣賞古典音樂的能力,是潛移默化的過程,不是只經由自己想像出來的畫面去理解它,因為必須要與藝術產生對話,才能真的進入到藝術的核心中。
|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主任劉柏村提供專業意見給"文創之手"。(歸鴻亭攝影) |
因此,要創作令人感動的「文創之手」,是要讓雕塑家與他創作的藝術品對話,那會是需要時間蘊釀的。
劉柏村強調,在全民美學的時代,文化政策是很重要的一環。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拿法國與台灣相對照,就能發現台灣的不足之處,舉例來說:台灣每年政府編列在文化政策的預算是73億,而法國是1,382億,法國對於古蹟維護的部份,在這1,382億之中,就佔了五分之三的比例,對法國而言,古蹟就是他們最珍貴的資產,也是他們觀光收入的重要來源。
對於藝術家而言,國家應該要去規劃一套完整的藝術平台,讓藝術家有地方為自己的創作發聲,「文創之手」是否也能成為一種有別於政府之外的創作平台,有待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