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大帝聖誕 馬總統吳院長江部長郝市長全員到齊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1/4/9 下午 11:47:48 / 宗教哲學
農曆3月15日保生大帝聖誕當天與前一天所舉行的大型祭典,是台北三大廟會之一,明晚七時北台灣最盛大的廟會活動「2011亞太保生文化祭」,由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內政部長江宜樺與台北市長郝龍斌共同開鑼,象徵為期兩個月的宗教文化盛會開跑。
 |
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等政要向保生大帝上香禮拜。(歸鴻亭攝影) |
馬英九等政府首長首先由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陪同到大殿向保生大帝上香禮拜,獻花獻果,隨後至庭園剪綵,隨後施放氣球與拉彩紙,在燈光照射下在全場數百位觀禮群眾頭頂如萬花飛舞,接著要鳴鑼三響,馬總統抓起大鎚站出三七步,司儀才宣佈鑼聲一響,就迫不及待連敲三響,讓主持的司儀趕緊跟著追上唸完鳴鼓講稿。
廖武治致詞時,特別說明保生大帝的許多事蹟與生日、籍貫等資料,替馬英九等一下的廟宇考試當好輔導老師的角色。
接著是江蘇鹽城人郝龍斌講話,竟然是用閩南語,真是說得很「不輪轉」,台下不時有笑聲,沒有人真切卻聽那制式化內容的應酬內容,但他從頭到尾用在地本土的蹩腳話語,誠意十足,看來當然是贏得更多的認同。
 |
馬英九鳴鑼架勢十足,廖武治則蜻蜓點水。(歸鴻亭攝影) |
吳敦義上台,幾十年的歷練,他說當年在南投當縣長時,老是覺得地方上姓洪的與姓林的佔絕大多數,結果發現保生大帝尊姓是吳,叫吳真人,覺得印象很深;他也打趣郝市長「講台語不斷在進步當中」,等一下可以和馬總統比一下台語誰比較棒。
終於輪到總統上台,馬英九當然馬上秀他苦練已久經常表現的閩南語,當然優於台北市長的腔調,說這是第12次參加保生大帝誕辰活動,還特別稱讚廖武治為恭祝保生大帝聖誕舉辦的「保生文化祭」,還召集全國200多間當中100間祀奉保生大帝的廟宇共同參與的能力,更推崇他是最早設置網站的廟宇,也是第一家設立完整會計制度,所有收支找會計師簽證,把廟宇經營得像一家上市公司一樣,並舉辦藝文活動充份闡揚本土文化的精神;並自力籌措全部經費,並自行統籌、監造規模最大的修復工程,於2003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
 |
最後由馬統出題有獎問答,當然人人有獎。(歸鴻亭攝影) |
最後馬英九總統開始有獎問答,雖然許多題的答案已經被廖武治剛才透露了「小抄」,如問到廖武治講過的「保生大帝叫什麼名字」,加問沒提到名字的「吳夲」的ㄊㄠ怎麼寫,考倒台下一堆信眾,原來是上面「大」下面「十」;再問到同樣廖武治暗示過「保生大帝是什麼朝代那年生那裡人」,馬總統加問同樣是北宋年福建泉州的另一位神明媽祖和保生大帝年齡誰比較大,又考倒全部信眾,原來媽祖比保生大帝年長19歲。
只要有答就通通有獎,大家排隊上台由馬總統贈送建國百年的小胸章,雖然禮輕但民眾能親手從總統手上得到贈品,還能拍照留念,都快樂得不得了,當然,馬總統又完成一樁獲得民心為明年總統大選拿到不少選票的任務。
大龍峒保安宮正殿粗創於1742年,1804年正式改庵建廟,19世紀後幾度改建後,發展成三殿三進式3,000坪大廟,已從地方公廟,轉型為集宗教、文化、教育、藝術於一身的廟宇,1985年內政部認定該廟宇為國家二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