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多媒體劇場"路" 陳郁秀訴說台灣找路故事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11/3 下午 10:09:08 / 文化藝術
由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及表演藝術界各領域藝術家合作;歷時一年籌備,結合即時動態捕捉與互動投影技術與加入空間薰香概念的全新創作《路》,將於本月21日推出。
|
結合即時動態捕捉與互動投影技術與加入空間薰香概念的全新創作《路》一景。(歸鴻亭攝影) |
陳郁秀表示,多次參加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感受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的重要性,利用數位科技,可以在舞台上將過去、現在、未來等不同時間的事情在同一個時空呈現,因此想用這樣嶄新的技術,來說一個台灣的故事。
|
跨界互動多媒體劇場《路》,回溯日據時代的南澳深山與每個人的內心尋找「出路」的故事。(歸鴻亭攝影) |
她說,《路》源自於日劇時代沙韻之鐘的歷史事件,在1938年的秋天,宜蘭南澳一名17歲的泰雅族少女沙韻,為了送被徵召出征的日籍教師下山,在暴風雨裡趕路,過橋時不慎墜溪失蹤,自此杳無音訊。台灣總督感念沙韻忠貞愛國,特頒贈一只銅鐘給她的家人,「沙韻之鐘」一詞成為台日兩地爭相報導的新聞事件,數十年後,男主角Mr. Right則受到《月光小夜曲》的感召,踏上尋找沙韻之路。
|
白鷺鷥基金會董事長陳郁秀(中左)及表演藝術界各領域藝術家合作,推出結合即時動態捕捉與互動投影技術與加入空間薰香概念的全新創作。(歸鴻亭攝影) |
陳郁秀的女兒,小提琴家盧佳慧說明,喜愛登山的前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為了重建泰雅族遷徙到南澳的路線,上山探勘古道,尋找已被時間與自然湮蓋的「沙韻之路」,2011年8月10日在宜蘭縣南澳鄉攀登束穂山斷崖時,意外墜崖罹難,最後發現林克孝罹難的地方與沙韻失蹤的地點相近。
|
陳郁秀說明《路》的靈感來自泰雅族少女沙韻的故事。(歸鴻亭攝影) |
這兩件看似不相干的事件帶給陳郁秀靈感,陳郁秀從沙韻的故事發想,邀請唐美雲、錢南章、黃心健、AKIBO等藝術家,推出跨界互動多媒體劇場《路》,回溯日據時代的南澳深山與每個人的內心尋找「出路」。陳郁秀說,沙韻所走的路到林克孝,然後到未來,我們都在尋找未來自己的路,把過去、現在、未來都能夠結合在一起,非常適合發揮科技的特效來演繹這齣創作。
|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介紹演員穿的「動作捕捉」服裝,即時把肢體動作資訊,傳回電腦運算,再投影到舞台上的技術。(歸鴻亭攝影) |
新媒體藝術家黃心健指出,舞台上沒有布景與道具,靠演員身上要價250萬元的「動作捕捉」服裝,即時把肢體動作資訊,傳回電腦運算,再投影到舞台上,帶來精采的跨媒體演出,在整個設計上,其實影像有點像是真實中的精神世界。
身兼此劇導演及演員的唐美雲則說,《路》有好看的戲、錢南章所創作的好聽音樂,以及好看的主視覺,還有由她來說故事,可說是近年來台灣表演藝術界首次有這樣多元的呈現方式,21日、22日將在松菸誠品表演廳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