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引進流浪半世紀 台灣杭菊終於正名白雪黃金菊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11/10 下午 06:04:16 / 花木園藝
民國50年左右從大陸引進種植,花朵採收乾燥後作為飲料或中藥使用的菊花,流浪半世紀,終於正名。
|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與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共同合作,將多年以來稱為杭菊的菊花,給予正式的品種名為白雪與黃金菊。(歸鴻亭攝影) |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國任說明,台灣目前主要栽培杭菊的縣市以苗栗縣銅鑼鄉和台東縣台東市為主,每年栽培面積在30公頃左右,產量約30公噸。銅鑼鄉的菊花主要以白雪為主,近年也開始有少數黃金菊栽種,因銅鑼鄉栽種的杭菊主要集中在九湖村,銅鑼鄉農會在每年11月杭菊最盛開時都會舉辦杭菊節的產業活動,以吸引民眾參觀,成為地方的特色產業。臺東縣的菊花則分散在知本、太麻里、鹿野等地區,以黃金菊為主要栽培品種,近期至臺東地區旅遊時也能欣賞到黃色的杭菊田。
|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場長陳國任(右)與助理研究員劉秋芳(右)說明台灣杭菊終於正名經過。(歸鴻亭攝影) |
這次與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共同合作,將多年以來稱為杭菊的菊花,給予正式的品種名,台灣杭菊品系白花定名為台灣杭菊1號(白雪)、黃花定名為台灣杭菊2號(黃金菊)。陳國任表示,兩種杭菊的葉子形狀、大小、顏色、植株高度等外觀形態都是一樣的,在尚未開花前是難以分辨的,只有在10月份花瓣突出苞片後,才能看出他們的真面目,兩者只有在花朵的顏色上有差異,栽培方法也不因花色有所差異,但須注意的是新竹以北地區因杭菊採收期約於11月中旬後,容易遇到下雨而影響花菁品質及加工處理;低溫時花瓣花青素累積,造成台灣杭菊1號的白色舌狀花邊緣顯現粉色,影響外觀品質,台灣杭菊2號則因黃色舌狀花顏色較深,所受影響較臺灣杭菊1號輕微。
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助理研究員劉秋芳說,杭菊花朵烘乾至含水量5%以下即可售出,台灣杭菊1號(白雪)乾燥後外觀呈現淡褐色,茶湯淡黃色,香氣揚,茶湯甜水;臺灣杭菊2號(黃金菊)因舌狀花顏色內外深淺較為一致,因此乾燥後顏色呈現金黃色,茶湯淡黃,香氣較揚,茶湯甜水鮮爽。
|
台灣杭菊品系白花定名為台灣杭菊1號(白雪)、黃花定名為台灣杭菊2號(黃金菊)。(歸鴻亭攝影) |
由於台灣杭菊一年只有一收,種植期多達7個月,栽培過程中無論是除草、摘心、採收等工作都需仰賴人力,難以機械化,目前一台斤的台灣杭菊約有1,600元,反觀進口大宗的中國杭菊,一台斤大約只需500元。
劉秋芳表示,分辨台灣和中國杭菊的差異,看外觀、拿起來聞,中國杭菊由於乾燥時會採用藥劑處理,通常會有一股硫磺刺鼻味,為了方便運輸,外型會較扁平而破碎,反觀台灣杭菊雖然比較小顆,但乾燥後呈球狀,聞起來會有一股清香,消費者很容易透過這幾項特點分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