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生理訊號感測技術 畜牧業創新應用商機無限
─科技部盤點學界商品化潛力發明案例之三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5/11/11 下午 07:53:06 / 產業經濟
科技部「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選出第三案為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洪子聖開發創新微型低功耗雷達感測器技術「生理訊號無線感測系統」,已獲國外廠商運用於大規模畜牧業(牛隻)驗證通過,技術加值後之授權金總和達200萬美元,未來應用於醫療、健康照護等需生理資訊收集分析、監測技術之產業潛力,極具發展空間。
|
中山大學電機系教授洪子聖開發創新微型低功耗雷達感測器技術「生理訊號無線感測系統」,除用於養殖業各種動物生理數據監控及受圈養動物監控外,未來應用於醫療、健康照護等需生理資訊收集分析、監測技術之產業潛力,極具發展空間。(歸鴻亭攝影) |
洪子聖表示,這項技術不僅可用於非接觸式無線遠端醫療照護,以及養殖業各種動物生理數據監控,還可作為國防上的策略應用。他研究創新短距離雷達技術,稱為自我注入鎖定式(Self-Injection Locked, SIL)雷達,擁有低功耗及低成本優勢,適合安裝在各種手持及穿戴式智慧型裝置中。
在科技部「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試行計畫」的協助下,由中山大學產學處技轉中心促成其科技部計畫成果、工研院共有之經濟部科專成果、以及獨有之專門技術之組合,首創將SIL雷達跨領域應用於畜牧業生理訊號感測監控,並協助將雷達系統小型化及模組化,完成展示樣機製作,日前已通過國外畜牧業者驗證,簽訂200萬美金授權契約,作為監測牛隻生理狀態、控管牛隻健康、乳品及繁殖品質之用。
|
這項技術不僅可用於非接觸式無線遠端醫療照護,以及養殖業各種動物生理數據監控,還可作為國防上的策略應用。(歸鴻亭攝影) |
洪子聖指出,「非接觸式生理訊號感測技術」早在1970年代就被應用在生命徵象偵測用途上,如用於地震瓦礫堆下生還者的搜尋。隨著電子科技的進步,此一技術於2000年代開始朝向健康照護產品發展,監測預防因呼吸道受阻的嬰兒猝死症便是主要應用之一。
近年來由於資通訊科技發展神速,結合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各種個人行動裝置與各式生醫感測器的產品,已成為時下熱門的個人健康監測設備,行動醫療及身域網路等新興科技與服務應蘊而生。而Google glass、Nike sportwatch、New Balance headphone等產品概念掀起的穿戴式裝置風潮,更進一步帶動生理訊號感測技術的普及應用。這些長期配戴在身上的眼鏡、手錶、耳機等裝置,因具有無線通訊功能,更有利於蒐集身體上各式生理訊號,並利用如藍芽的個人區域網路(PAN),將數據傳遞至個人行動裝置做進一步的健康資訊分析。
|
近年來由於資通訊科技發展神速,結合智慧型手機、平板等各種個人行動裝置與各式生醫感測器的產品,已成為時下熱門的個人健康監測設備,行動醫療及身域網路等新興科技與服務應蘊而生。(歸鴻亭攝影) |
除用於養殖業各種動物生理數據監控及受圈養動物監控外,SIL雷達還可應用於遠端醫療照護及嬰幼兒照護等生理監控、健康照護之用,這也是國外廠商接下來最有興趣技轉的應用方向。未來還可運用於反恐或人質搜救,甚至是國防上的策略應用。洪子聖教授表示,未來規劃進一步善用環境中的4G與WiFi等無線電波,發展感測生理訊號與手勢訊號的無波源雷達,應用於運動器材、智慧家庭與虛擬實境當中,開拓更多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