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漁獲長期作假申報 海洋保育團體籲建申報系統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11/13 下午 04:17:15 / 生態環保
上個月台灣遠洋漁船因非法漁撈遭歐盟發黃牌警告,今日民間海洋保育團體要求政府除加強管理遠洋漁業外,針對近海漁業也應該加強管理,包含針對「漁獲未報告」部分建置雲端資訊數據系統,可以供漁民自主登錄,反映出近海漁撈狀況正確數字,才能作為永續海鮮管理依據。
|
立法委員田秋堇(中)警告海洋生態系崩潰,正在食用魚類未來可能吃不到。(歸鴻亭攝影) |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10月1日對台灣非法捕撈行為,發出黃牌警告,並限期6個月內改善,否則將列為不合作國家,並可能祭出漁業貿易制裁。台灣漁業經濟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徐承堉表示,政府應建置雲端漁業大數據資料庫、改革漁獲申報系統等,讓過去難以追蹤的漁獲能有效登載,解決近海漁業亂象,踏出近海漁業永續的第一步。
政府因應歐盟等要求、經濟規模大等因素,大部分漁業管理放在遠洋漁業上,這些多半都是大型漁船公司、外籍勞工、少部分台籍幹部組成,但沿近海反而才是大部分台灣漁民生計所在。徐承堉說,過去台灣官方提供近海年捕撈量約10萬噸,但實際數字遠高於此,以保守15萬噸估計,漁獲價格就達250億元,以相關周邊產值乘5倍計算,也是千億規模,影響20萬漁民生計。
海龍王愛地球協會理事長林愛龍指出,在沿近海漁業部分, 林愛龍說,「卸魚聲明書申報管理規定」2016年7月1日起,10噸以上漁船須至指定漁港過磅卸魚;然而卻採用漁會傳統人工窗口,也忽略民間團體要求統一「交易用的法定魚名」的訴求,應該確認魚名是漁獲申報、交易數據提高準確度的第一步。
現沒有交易用和商用統一中文魚名,也導致民間販售詐騙一再發生,包含土魠魚,每公斤達7百到9百元,到一般加工製成土魠魚羹,卻常用的是鯊魚,每公斤僅50到60元,價差達11到14倍,土魠魚排則用石樵假冒。另台灣野生黃魚幾乎不見蹤跡,每公斤達2千元,但現市面多是中國養殖黃魚,每公斤僅150元,價差達12倍。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任孫秀如(右一)希望漁業署改革漁獲申報系統,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資訊公開化。(歸鴻亭攝影)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任孫秀如表示,民間團體努力推動的「永續海鮮」,盼將漁業資源保育的責任延伸到消費者身上,但民眾卻無法得知市面上的海鮮漁獲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因此她要求漁業署改革漁獲申報系統,實踐「從產地到餐桌」的資訊公開化。
立法委員田秋堇表示,根據聯合國研究,因為海洋生態系崩潰,正在食用魚類未來可能吃不到,可能連帶連陸上生態體系都岌岌可危,因此推動永續海洋、永續海鮮非常重要,也要呼籲漁民和主管機關漁業署,抓不到魚,就沒有漁民,因此保護瀕危魚類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