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雙書出版 給下一輪台灣音樂盛世的備忘錄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12/3 下午 08:56:14 / 經史子集
在全球化與數位化兩股力量的衝擊、拉扯下,各國音樂產業皆面臨巨大變革。以台灣來說,面對韓國流行音樂的攻城略地、或中國大型歌唱節目的強勢「逆輸入」,台灣流行音樂似乎陷入了慌亂狀態。
 |
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希望探詢音樂未來的走向。(歸鴻亭攝影) |
為了讓音樂文化留下記憶,並探詢台灣音樂的未來,文化部、北市文化局共同出版了《時代迴音》、《樂進未來》兩本著作,其中《時代迴音》替大家整理了每個世代的音樂文化故事,《樂進未來》則探討台灣音樂可能碰觸到的10個議題。
台北市文化局長倪重華表示,音樂和科技一直都是高度的結合,每年每月都有新東西出現,因此有必要做整理讓大家看看台灣音樂的歷史與演變,另外也要探詢音樂未來的走向,希望能給整個音樂創作產業很大的幫助。
負責統籌策劃兩本書籍的台大教授李明璁表示,《時代迴音:記憶中的台灣流行音樂》用時間軸的概念,整理了台灣流行音樂的發展與記憶,帶讀者穿越時空,從日治時代導覽到二十一世紀,從紅包場、餐廳到體育館演唱會、從群星會、民歌手、偶像團體到獨立樂團,讓大家看看台灣流行音樂的身世,為了蒐集這些資料,也特別找了馬世芳、劉國煒、葉雲平等人合作,希望彙整出最完整的記憶。
 |
文化部、北市文化局共同出版了《時代迴音》、《樂進未來》兩本著作。(歸鴻亭攝影) |
《樂進未來:台灣流行音樂的十個關鍵議題》部分,則探討台灣音樂產業未來可能面對的10個問題,包括數位串流、中國市場、韓流啟示、獨立廠牌、展演空間等,邀多位音樂人如詹偉雄、林暐哲、朱約信、林生祥等,以焦點對談的方式,替台灣流行音樂的未來寫下討論基礎的備忘錄。
此外,為了凸顯「樂進未來」的前瞻精神,找來滅火器、八十八顆芭樂籽、熊寶貝、大象體操等十個備受矚目的台灣新世代搖滾樂團,選錄民謠、龐克、後搖滾等不同曲風和國、台、客語各種母語的代表作品,製作隨書附贈的CD唱片。讓讀者在閱讀的同時,也能一起感受音樂裡的熱血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