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樑奇幻旅程 研發全球首輛輕型無人智慧車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1/10 下午 07:03:57 / 交通運輸
資策會今日公佈全球首輛輕型無人智慧車(Persuasive Electric Vehicle, PEV),能載人也可以載貨,使用對應的App 「Spike」就能把車叫到指定地點。
|
林家樑介紹全球首輛輕型無人智慧車。(歸鴻亭攝影) |
行政院長毛治國參加這項PEV發佈活動時表示,PEV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Media Lab)與資策會共同合作研發的,由台灣太平洋自行車製造,1月6日至9日已在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正式展示,今日在台灣發佈,讓台灣成為全球第一個展示的國家。
毛治國說,無人車是近年熱門的產業,吸引許多國際大廠投入,台灣可成為共同的原創者,讓產業從原來的OEM代工轉變成真正的創新者。PEV是台灣向車聯網邁進的一大步,在行駛過程中,不斷蒐集環境數據和使用者資訊上傳雲端,雲端平台可精準掌控附近有幾台車、路況為何等資訊,經運算分析,提供客製化精準服務。這項無人智慧車計劃除了龐大商機之外,藉由PEV的研發,希望能夠實踐對未來世界的三大想像與滿足:一、乾淨能源,電能取代化石燃料;二、智慧裝置,讓生活更便利;三、雲端大數據,優化民生服務。
|
輕型無人智慧車測試中。(歸鴻亭攝影) |
資策會表示,該研究的計畫主持人是肯特‧藍森博士(Kent Larson),研發團隊主要靈魂人物是來自台灣現就讀MIT博士班的林家樑。全車除原型機,底座、電控和控制系統是從MIT帶過來,9成車體研發製造由台灣廠商參與。
林家樑介紹這台車概念如Ubike的公共性,需要用的時候才叫車,它藉由導航能夠自動開到呼叫者的眼前,免去車站的設置。這輛三輪車從發想到最後成形的過程,原先想做一輛可以折疊的無人電動三輪車,鼓勵民眾在自行車道上騎車,可以運動健身,後來林家樑和指導教授肯特‧藍森多方討論,決定把方向改為多功能輕型無人三輪車。
|
輕型無人智慧車自行行駛情況。(歸鴻亭攝影) |
他說,Media LabMedia Lab鼓勵學生學中做、做中學,也容忍學生犯錯,認為創新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要找的是未來5至10年的解決方案。「研發過程困難重重,教授會給大方向,但答案還是要靠自己找。」
林家樑說,將這台PEV帶來台灣,希望能結合台灣產業廠商,透過空總創新基地,有機會讓台灣大專院校學生、研究機構和政府機關和企業,可以參與相關研發計畫。研發團隊從10年前開始,構思分享經濟架構下的汽車服務模式,目前研發團隊並沒有募資計畫。
|
資策會今日公佈全球首輛輕型無人智慧車。(歸鴻亭攝影) |
在研發進展上,林家樑預期今年底MIT媒體實驗室將製造50台PEV車,其中10台會在空總創新基地進行測試,其他會放在新加坡、美國、德國漢堡等地,蒐集各城市的使用數據;在情境應用上,林家樑說,這款無人駕駛車PEV系統,曾模擬在紐約送貨2小時的情境,與其他無人車相比,行車距離可節省40%,節能減碳可省下60%,而成本將會控制在新台幣20萬元以下。
PEV是三輪加蓋的自動車,車內裝有電子助動裝置和踏板,使用者能彈性選擇自主駕駛或享受自駕搭乘;同時內載GPS定位資訊與偵測裝置,計算出最短路徑,並因應路況減速或繞道。該車車身長2米、高0.8米、寬1.8米,使用鋰電池,時速為25公里,車頭有一個光達(LIDAR)負責掃描環境,當光達掃描愈多地方,即可建立3D的地理資訊系統、3D地圖,光達看到白色盒子會認為是一面牆,看到人會停下車來,下方有兩個相機感應器,如兩顆眼睛,將看到的東西,利用影像辨識系統加以辨識,並能即時偵測距離。
|
行政院長毛治國認為PEV是台灣向車聯網邁進的一大步。(歸鴻亭攝影) |
林家樑為主的研發團隊大約有12人,專業涵蓋機械、基礎科學、機構設計等領域,大部份是MIT的學生。林家樑自逢甲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MIT媒體實驗室連續唸完建築與都市規畫兩個碩士,,著重於都市交通、電動車的設計,其次是媒體藝術與科學,專研可折疊電動摩托車、綠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