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岸.彼岸" 王心心以當代南管詮釋佛曲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6/1/20 下午 06:45:45 / 文化藝術
2016台灣國際藝術節唯一一檔國樂音樂會,請來當代南管音樂家王心心,她的心心南管樂坊將演出「此岸‧彼岸」,3月10日至11日於演奏廳舉行。
|
心心南管樂坊藝術總監王心心說明創作佛曲因緣。(歸鴻亭攝影) |
「此岸‧彼岸」音樂會邀請曾為雲門舞集與臺北越界舞團創始團員及主要舞者吳素君擔任導演共同製作。吳素君表示,南管不光是代表國家的音樂,而是一種世界級的音樂。而由王心心這樣的形象跟聲音演唱〈心經〉、〈南海觀音讚〉等這樣的曲目,「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神曲。」
她說明,傳統的南管曲館會於春秋兩季為南管祖師爺孟府郎君舉辦祭典,上半場的《春祭》,演奏的就是春天祭典時的樂曲,除了南管傳統編制外,將加入舞者進行演出,展現傳統南管懷古敬賢的儀典特色。下半場《此岸.彼岸》則是王心心以觀音大士為主題的南管新編曲目,其中的〈心經〉,形容菩薩的智慧就像一艘船,載著人們由此岸渡至彼岸,抵達佛的國度,〈白衣大士神咒〉是王心心童年記憶的一部份。
|
王心心演奏時典雅雋永的聲音展現南管古典最真實的風貌,帶來精粹完美的一面。(歸鴻亭攝影) |
王心心回憶,童年時正是在文革破四舊運動之際,每天清晨聽到母親虔敬地持誦〈白衣大士神咒〉,祈求觀世音菩薩為全家消災解厄,那咒文深印心中,多年後領悟到母親的容顏正是菩薩在世間的諸多美好形相之一。譜「心經」則是誦讚菩薩的智慧就像一艘船,載著人們由此岸渡至彼岸。
而從小南管音樂是王心心的搖籃曲,她說,因為南管的佛曲不多,小時候媽媽拜拜虔誠祈求全家平安的印象,讓她想為南管多寫一些佛曲,這就是創作〈心經〉、〈白衣大士神咒〉等曲目的原因。
4歲開始學習南管,王心心自稱腦子裡除了南管之外,任何東西都裝不了,從一開始追求技巧難度的表演方式,到現在懂得減法的藝術,她指出,在「此岸‧彼岸」音樂會將不再只追求華麗的炫技,將單純回歸到南管本身清雅古樸的音樂風格,秉持著「最古老即最現代」的理念來表演。
|
「此岸‧彼岸」音樂會導演吳素君認為,王心心的演奏就是一種神曲。(歸鴻亭攝影) |
南管為中國最古老的樂種之一,秉承唐大曲遺規,至今以「音樂活化石」之名活躍於閩南、台灣及東南亞華人地區,2003年王心心創立心心南管樂坊,除了致力恢復清音雅樂的傳統,也嘗試讓南管在現代社會有新的展現面貌,強化南管立足於當代的生命力,不僅在國內,也經常應邀去日本、歐洲等地演出,為國際人士所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