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開發皮下瘀血取向系統 李昌鈺:有助破案功效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4/12 下午 04:36:09 / 科技新知
台灣發展刑事鑑定最佳利器,以旅美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為客戶需求,開發出世界首創的「皮下瘀血取向系統」,克服驗傷空窗期難以取證的問題,就好比「把實驗室帶到現場」,讓兇手無所遁形。
|
旅美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表示,現代科技辦案將影響歷史。(歸鴻亭攝影) |
針對部分暴力、傷害等案件,被害人受傷部位沒有顯著瘀青或外傷,可能導致驗傷罪證不足,讓加害人逍遙法外,國家實驗研究院今發表全球首創的第二代「皮下瘀血取像系統」,利用血紅素吸收紅光、紅外光的差異,讓辦案人員只需在現場拍照,即可透過遠端傳輸辨識受傷部位,讓紅腫消失到瘀青發生前的驗傷空窗期無所遁形,最快2年後可應用在刑案偵辦。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辦案將會大大的影響歷史。李昌鈺表示,日前美國曾公布25件改變美國歷史的重大事件,包含911攻擊事件、辛普森殺妻案等,其中牽涉刑事鑑識的事件占了一半。
|
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由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見證,成功研發「皮下瘀血取像系統」。(歸鴻亭攝影) |
他說,以往許多案件都不看證據,而是屈打成招,所以破案率都非常的高,而採用證人的證詞,但證詞也可能因為壓力、記憶混亂而造成錯誤的陳述;現在隨著進步的科技,如DNA、指紋、血液的資料庫鑑定,配合刑事鑑識觀念革新,讓證據說話,減少誤判的比例,並找出真相。
過去10年全世界犯罪率提升200倍以上,李昌鈺指出,紅光、紅外光皮下瘀血取像系統會讓辦案更方便,現場就可以化驗、馬上就能解決問題。加上手機傳輸,也會有遠端辦案功能,假如在台灣發生案件,可以傳到美國指揮中心,馬上就能做正確的判斷。
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宇軒說明,皮下瘀血,對人體而言是一種疾病或物理傷害的表徵,其中最常見的物理傷害為車禍、跌倒或是鈍器撞擊等外力碰撞所造成。皮下瘀血可依傷害等級與區域,分為血管大量破裂的明顯可見瘀血、組織受創體液外滲的不明顯瘀血,以及微血管破裂緩慢凝結的潛藏瘀血。社會案件中最棘手的狀況為:受害者在受到外力傷害後,初至醫院驗傷時,並無明顯外傷與瘀血,卻在一段時間後傷害才逐漸顯現。此段驗傷的空窗期,取證者無法施行罪證判定,是目前傷害檢驗判定的一大技術缺口。
|
國研院儀科中心將與李昌鈺合作,探討各式生物跡證的測量,未來預期將能廣泛應用於刑事鑑識採證領域。(歸鴻亭攝影) |
有鑑於此,國研院儀科中心開發出世界首創的「皮下瘀血取像系統」來解決此一問題。若有瘀血發生,皮膚內的血氧濃度將產生變化,利用紅光與紅外光照明,拍攝人體皮膚,再藉由繁複的演算,即可得知皮膚內血氧濃度的分布,此分布直接反映了皮下血液的含氧與缺氧情形,透過此「血氧分布影像」,即可了解皮下傷害的程度與範圍。儀科中心透過此技術,實際觀察人體皮膚受到外力碰撞後、血氧濃度隨著時間的變化,證明此項技術可以有效觀察到前述的驗傷空窗期,成功覓得皮下瘀血傷害取證的最後一塊拼圖。
林宇軒指出,目前已應用在刑案鑑識的第一代皮下瘀血取像系統,至少要有肉眼能看出的輕微瘀傷,才能透過體內組織液吸收藍紫外光,達到驗傷鑑識成效,但刑案偵辦時,常碰到皮膚受外力撞擊後,先紅腫再消失到出現瘀青前的空窗期,讓驗傷出現瓶頸,2年前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提出建議,盼能研發出光學判讀微物跡證的儀器,協助鑑識人員辦案,且具有遠端辦案功能,今發表的第二代皮下瘀血取像系統兼具上述功能,填補第一代儀器的不足。
|
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宇軒分析第二代皮下瘀血取像系統。(歸鴻亭攝影) |
林宇軒分析,若有瘀血發生,皮膚內的血氧濃度將產生變化,利用第二代機器的紅光與紅外光照明,拍攝人體皮膚,瘀血就是血氧偏低,透過繁複的演算,即可得知皮膚內血氧濃度的分布,反映皮下血液的含氧與缺氧情形,透過此「血氧分布影像」,即可了解皮下傷害的程度與範圍,在瘀青還沒發生前也能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