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宵夜天天吃泡麵 罹晚期胃癌治療1年仍不幸往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6/7/27 下午 06:58:33 / 醫療保健
一名18歲青少年熬夜念書,幾乎天天吃泡麵當宵夜,持續5年之久,出現腹脹、噁心等症狀就醫,竟被確診罹患晚期胃癌,且癌細胞已轉移腹膜。
 |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建議泡麵、泡菜等高鹽或醃漬食物,以及含亞硝酸鹽的香腸、臘肉,以免胃癌上身。(歸鴻亭攝影) |
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顏家瑞表示,醫學研究雖無法證實吃泡麵會致胃癌,但泡麵等高鹽食物是胃癌的危險因子,引發胃黏膜細胞病變,這名青少年就醫時,已出現腹脹、腹痛、噁心等症狀,甚至已有腹水,因癌細胞已轉移到腹膜及淋巴結,無法以手術治療,僅能採化療控制病情,但治療1年後,男大生仍不幸往生。
 |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建議國健署,將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列入公費成人健診。(歸鴻亭攝影) |
顏家瑞說,泡麵、泡菜等高鹽或醃漬食物,以及含亞硝酸鹽的香腸、臘肉等,都是胃癌高風險食物,平時應少吃以防胃癌上身。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理事長林肇堂指出,WHO癌症報告顯示,全球胃癌死亡人數排名第3,僅次於肺癌及肝癌。2013年台灣胃癌發生人數共計3,768人,死亡2,241人,在癌症排名中分居第7與第5。
他說,高危險族群應提高警覺,定期篩檢,他強烈建議國健署,將幽門螺旋桿菌吹氣測試列入公費成人健診,如果結果異常,應接受胃鏡檢查,避免錯過黃金診斷和治療期。
 |
自左至右為顏家瑞、林肇堂與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劉志銘。(歸鴻亭攝影) |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劉志銘則表示,早期胃癌症狀不明顯,易被誤認為胃潰瘍、胃痛,國內8成胃癌病患確診時已經晚期,一旦轉移,5年存活率更不到1成,相較於胃癌防治積極的日本及韓國,台灣的存活率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有鑑於此,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於今年5月進行「診間胃癌認知調查」,並邀請到胃腸肝膽科和血液腫瘤科專家分享胃癌預防及治療上的新進展,呼籲民眾一起捍「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