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可能帶來禽蟎 小心被叮咬皮膚紅疹搔癢難耐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8/15 下午 09:08:03 / 醫療保健
許多人曾有在自家陽台看見鴿子、麻雀或斑鳩駐足、築巢甚至下蛋,殊不知這些鳥類可能帶來禽蟎,可能叮咬皮膚、吸食人血而引起搔癢難耐的皮膚紅疹。
 |
台北榮總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李定達說明禽蟎叮咬的皮膚病灶通常是成群的紅色丘疹,嚴重時也可出現水疱或結痂。(歸鴻亭攝影) |
禽蟎喜歡溫暖潮濕的環境,夏季是它們最活躍的季節。台北榮總皮膚部光化學治療科主任李定達表示,禽蟎是野鳥與家禽的體外寄生蟲,體長小於0.1公分,須仔細觀察才能找到。原本是以吸食鳥血來維生,但當鳥類離巢或禽蟎大量繁殖時,它們也可以吸食人血。禽蟎一旦入侵家中,較喜歡停留在棉質和布料的家具和床褥上面,晚上活動力較強,因此患者容易在睡覺時被叮咬。
李定達說,禽蟎叮咬的皮膚病灶通常是成群的紅色丘疹,嚴重時也可出現水疱或結痂。由於禽蟎只能爬行,遇到衣物較緊的部位或鬆緊帶就會停滯不前,因此內衣、內褲、胸罩的邊緣旁邊病灶較多。有別於其他的蚊蟲叮咬常見於未被衣物遮蔽的四肢,禽蟎叮咬則更容易分佈於腋窩、脖子、胸前和肩膀等處。
 |
李定達介紹墊子顯微鏡下見到的禽蟎墊子顯微鏡下見到的禽蟎。(歸鴻亭攝影) |
針對禽蟎的叮咬,臨床上多半會開立口服抗組織胺及外用類固醇藥膏,以緩解搔癢及紅腫,症狀嚴重會給予短天數的口服類固醇,通常3到5天症狀即可緩解。
李定達表示,處理禽蟎必須要把根源處理掉,要先把居家的鳥巢清掉,封閉所有禽蟎得以入侵屋內的縫隙、於陽台設置「釘山」防止鳥類停留;家裡的部分可以用噴霧式或水煙式殺蟲劑,或禽蟎離開鳥類宿主後大概也只能存活約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