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傑舉辦輪椅族音樂會 呼籲尊重弱勢欣賞藝文權利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8/30 下午 06:03:45 / 人權社會
今年國家兩廳院因沒有趁戲劇院年度整修進行輪椅族座席與進出無障礙設施的重整規畫,而遭受許多輪椅族前往舉牌抗議。
 |
女高音蔣啟真與行無礙資源推廣協會總幹事許朝富在中山堂光復廳無固定座位場地一起共舞。(歸鴻亭攝影) |
大提琴家張正傑推廣古典音樂,對弱勢團體也同樣充滿關懷,今日他以持續在無固定座位特點的中山堂光復廳辦過多次的輪椅族音樂會為身障者請命的經驗,對兩廳院在大修工程中沒有重整輪椅族座席的規畫提出嚴正的呼籲。
張正傑說,早在4、5年前,就因發現音樂廳的輪椅席數量很少,往往被設置在觀眾席最後、最邊緣的位置,使得乘坐輪椅的朋友無法享受到最好的音響與畫面,於是發想策畫輪椅族音樂會,2013年首次舉辦,並持續舉辦了3年。
他指出,今年仍選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輪椅族朋友可以在典雅復古的光復廳裡,舒舒服服坐在自己熟悉的輪椅上聆聽最棒的音響與欣賞最佳的視野。
 |
大提琴家張正傑希望國內藝文表演場地尊重弱勢欣賞藝文權利。(歸鴻亭攝影) |
兩廳院回應,已近30年前設計的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民國76年興建規劃時並未特別注意無障礙功能,經台北市政府101年勘查確認兩廳院符合舊有建築認定原則,可依法提出替代方案作為改善計畫;後來陸續在整修過程中逐步增加增加出
入口無障礙坡道、電梯扶手設計、無障礙洗手間、無障礙電動升降平台、自動感應門等各種無障礙設施。
 |
「張正傑的輪椅族音樂會」將以「輪椅歌劇院」為主題,免費報名、索取電子票券即可入場。(歸鴻亭攝影) |
針對「場館輪椅席次比例」不足的議題,這次的國家戲劇院大修也已經於7月時提出有關的解決方案,預計將觀眾席走道由階梯式設計改為適合輪椅族進出的設計,拆除場館原有部分固定席,戲劇院觀眾席增設7席、音樂廳8席及演奏廳4席輪椅席,讓戲劇院達到12席、音樂廳14席與演奏廳5席的法定席位,而實驗劇場則以可彈性安排3席為原則。
每一年的輪椅族音樂會都加入不同的元素,讓音樂會不斷更新與突破。這次「張正傑的輪椅族音樂會」將以「輪椅歌劇院」為主題,邀請女高音蔣啟真、男高音穆福淳演唱,並以弦樂四重奏(小提琴家林天吉、梁茜雯、中提琴家蕭雨沛、大提琴家張正傑)的方式伴奏,藉由精心設計的演出曲目、搭配幽默的引導與呈現方式,讓現場觀眾可以一次聽到許多著名歌劇的經典歌曲。
這場活動將於9月4日下午舉行,為公益性質,採取免費報名、索取電子票券即可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