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人文水墨畫家林章湖 頓悟"看山"表現"魚躍"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6/12/18 下午 04:50:14 / 文化藝術
生在台北近郊土城的林章湖,曾祖父及祖父皆為前清秀才,父親從他9歲就開始訓練書法及繪畫的文人精神,一生浸淫美術凡40年,這次把繪畫生涯精華作品一次展出,定名「卅年看山」。
|
林章湖在「卅年看山」展前在其畫室掃心齋最後整理主視覺作品。(歸鴻亭攝影) |
林章湖說,這輩子走在創作路上猶如苦行僧侶般孜孜矻矻,細數過程猶如千帆過盡,「肉眼看山是山,心眼看山不是山,法眼看山還是山。」他認為山是永恆的,人是短暫的,從「飛相掃心」、「忘塵」、「三明治時光」、「雲遊」、「問道無心」到這次「卅年看山」個展,林章湖體會出藝術家「看山」的態度與方法,目的都在於寄望藝術之永恆流傳。
對林章湖來說,可以審視其在溪流中飛躍的魚蹤看出他「看山」頓悟外,另一個層次的繪畫思路,顯示的是透過江河流水澎湃奔流中魚躍的動勢所衝撞出來的生命力量,而要以水墨型態表現這種厚重岩石與奔流江水,加上逆向魚躍的視覺感,完全突破傳統中國山水畫境,的而另創造形新境與筆墨韻味。
|
林章湖於「卅年看山」書畫展致詞。(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 |
對林章湖來說,這是繪畫從傳統過渡現代,到後現代主義的必然方向,這也算是一種後現代人文水墨的發展,是台灣在接受西方繪畫思潮與技法後,產生質變到建立新生觀念的必然方向。
林章湖1955年出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所教授、美術史研究所所長、美術學院院長,主授水墨創作、書畫論、篆刻等,目前則擔任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同時也是台灣美術院院士。他曾客座愛爾蘭藝術設計學院教授,國展、省展、縣市美展、國家藝文、公共藝術等評審委員。
|
自左至右為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梁永斐、林章湖與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館長尹彙武。(彰化生活美學館提供) |
值得敬佩的是林章湖在台灣開放赴大陸探親後,第一批和大陸藝文界交流的藝術家之一,時常利用暑假的機會到大陸風景區寫生,自50多歲教授職位退休後,更到北京就讀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班,6年內拿到中央美術學院博士學位。
「卅年看山」12月8日至106年1月1日在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展出林章湖退休至今,整理歷年閒置之作品,經過審視而更清楚自己新舊脈絡之間的理路轉合,挑選出來的水墨、書法、篆刻80餘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