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舞蹈先行者劉鳳學 堅持每年創作新舞碼的"文創之手"


新網記者杜宥彤台北特稿
2011/7/24 下午 11:57:00 / 文化藝術

 語言學家調查,每14天就有一種語言從地球上消失。人類的古老文化,尤其在宗教裡舉行之舞蹈文化,突顯出該民族的宇宙觀、哲學觀、人體觀、媒體觀和人的思維,以至於文化演進的過程。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2011音樂舞蹈文化人類學研討會」將於10月舉行,研討會發起人為舞蹈家劉鳳學。

舞蹈家劉鳳學接受"鳳凰網"記者獨家採訪談她的舞蹈世界。(歸鴻亭攝影)
 她解釋「舞蹈是科學與感性的結合」,舞蹈是歷史、技藝、藝術、美學、生理、心理、力學、音樂的綜合展現。舞蹈是物質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裡,動作移動展現的影像。

 她強調,力量展示在人文思考後有動作,但動作是沒有顏色的,可是把該動作放在特定時空、政經背景下,動作會浮現它的顏色、態度與指涉。其作品可概分4類,一是創作,一是原住民舞蹈,一是儒家舞蹈,一是唐樂舞,她期許「以身化作春秋筆,寫盡人間情與理」。

 劉鳳學維持每年至少一部新舞作推出,親自指導學生,鼓勵青年編舞家創團,致力於舞蹈人類學的推廣。她經常在國內外學術會議中發表論文,建議政府改革舞蹈藝術教育制度,中小學舞蹈班及7年一貫制舞蹈教育制度即是劉鳳學提出的構想與課程架構。

 11月將於新古典文化基金會再次演出的的劉鳳學115號作品《大漠孤煙直》,她解釋,靈感源自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句裡包含顏色、空間、時間。舞作藉著重力的移動、失去平衡、推、擠,親暱、視線卻始終不相交的雙人舞、原住民的動作、空中的撞擊、離心力失去等等人體的控制呈現生命的真實樣貌——孤寂。

劉鳳學指導"新古典舞團"舞者。(歸鴻亭攝影)
 該作舞台以張衡(西元78~139年)的渾天儀設計,搭配趙季平所作中國風配樂。《大漠孤煙直》展現了她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以及其生命觀。孤寂是她的生命歷程,遼闊是她的藝術境界,她追求極致之美。

 劉鳳學畢業於國立長白師範學院(前身長春女子師道大學)的音樂體育系,學分包含樂理、作曲、歷史、人體解剖等等。她慶幸修習過作曲,舞蹈創作重視音樂感。

 她指出,從小修習芭蕾,該舞對關節的訓練很重視。她指出制式、僵化的芭蕾,一千年後會被時代淘汰。

 劉鳳學是台灣第一位有制度的採集原住民樂舞的舞蹈家,她說,她生長在冰天雪地的中國東北,曾收到日本小男孩高橋英一的卡片,其上有阿美族服飾的女孩依靠在椰子樹上。「民國36年,我選擇到台灣」,參與過花蓮豐年祭,那時候的豐年祭原住民對祖先崇拜虔誠,從早舞蹈到晚,累了就短暫休息,倚靠在椰子樹上吃毛雞。

 她說,民國54年起,每年找1、2族研究,她給政府寫信申請,因為山地有管制,找一位山地同胞帶路,用日語與原住民老人交談。原住民沒有文字不代表無文化,他們的祭典、歌曲、舞蹈包含智慧、禮俗的傳承。例如賽夏族舞姿重臀部,因為他們有臀鈴;布農族的8部合音。

劉鳳學接受製作"文創之手"取模畫面。(歸鴻亭攝影)
 民國42到74年,劉鳳學在臺灣省立師範大學(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科系任教。

 她提到,民國56年曾演出其醞釀10年後發表的《民國四十六年—頓悟》,因為46年是其舞蹈的開竅年。當時師大系主任江良規問她想創造中國現代舞,但是對中國古典舞有什麼了解?於是,她開始走出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民國59到61年於德國福克旺學院(Folkwang Hochschule)隨克努斯特(Albrecht Knust)研究「拉邦舞譜與其應用」、隨居里錫(Hans Zülich)學編舞。70到76年劉鳳學赴倫敦拉邦中心(Laban Center for Dance and Movement London)攻讀,取得英國國家哲學博士學位。

 拉邦舞譜將動作的構成,化為包含方向、高低水平、節奏、身體部位等基本原則,將動作的紀錄成為國際通用語言。劉鳳學學術文章將拉邦舞譜補完,又將其在台灣推廣。 《大漠孤煙直》於92年出版;她寫的書籍還有《教育舞蹈》、《舞蹈概論》、《倫理舞蹈人舞研究》、《與自然共舞-台灣原住民舞蹈》。

 民國54到55年劉鳳學到日本「國立東京教育大學」(今筑波大學)習「舞蹈創作法」,並於宮內廳研究「嚥樂舞」,手抄安史之亂前遣唐使帶回日本的樂舞譜。1972、1984年赴韓國研究仿儒家舞蹈「宗廟舞蹈」(宋朝傳入之「儒家舞蹈」,15世紀時為韓國所改創)。

 她的第124號作品《傾盃樂》包含長孫無忌作的《傾盃曲》,由魏徵、虞世南寫詞,用於唐代宮廷慶典,以及選粹唐大曲《春鶯囀》、唐小曲《拔頭》、唐大曲《蘇合香》、唐大曲《團亂旋》,10月於國家戲劇院搬演,購票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劉鳳學敘述編舞精神,"新古典舞團"隨即跳出來。(歸鴻亭攝影)
 她說,「我是典型滿族的價值,人生的生活態度只有站起來。」

 她指出,當前舞蹈發展蓬勃媲美唐代,歷經魏晉南北朝動亂後,隋唐經營下,文化、藝術蓬勃。現在民間舞團林立、老太太、老先生也在公園跳舞,台灣舞蹈學校林立,大學還有舞蹈相關科系。

 她認為,面對自己的傳統、西方的傳統、自己的現代、西方的現代、民俗與流行,如何擷取、包容、再創作是最大的挑戰。如何使舞蹈成為永續文化DNA的一個部份是台灣當代舞蹈家不可迴避的使命。

 她強調,舞蹈不是玩身體、玩時代潮流,不要被哪個人的技巧所囿。「上至盤古,下至未來,一切東西都要為你所用」。

 劉鳳學於民國83年成立新古典表演藝術基金會,90年成立「唐樂舞」,93年設立「紅樹林劇場」。89年她舉辦《第一屆舞蹈創作電腦應用專業研習營》,推廣編舞軟體Life Form,首先將電腦編舞軟體課程引進台灣。她曾獲教育部第一屆國家文藝獎之舞蹈獎,薪傳獎,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第一屆舞蹈藝術獎及兩次CORD舞蹈學者獎。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專題:杜宥彤 日期:2011/7/24 下午 11:57:00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杜宥彤報導
杜宥彤報導列表
50年代黑貓歌女 "白香蘭"傳奇流​芳
文化藝術 2011/8/5 下午 11:55:00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