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同意帶介質蝴蝶蘭入境 擴大南半球外銷商機
新網記者吳思萍台北特稿
2011/9/14 下午 08:41:14 / 花木園藝
蝴蝶蘭外銷澳洲,以往不允許附帶栽培介質,經過4年的談判,澳洲首度同意讓台灣蝴蝶蘭以附帶栽培介質輸入。裸根苗抵達澳洲存活率約5成,附帶栽培介質苗存活率達9成5以上,此次開放突破檢疫障礙,將可擴大蝴蝶蘭外銷商機。
 |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紀清表示,台灣是澳洲第一個給予輸入附帶栽培介質認可的國家。(歸鴻亭攝影) |
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理事長高紀清表示,澳洲的檢疫是出了名的嚴格,這次能夠突破檢疫障礙,表示國際認同台灣蝴蝶蘭的生產標準與培養環境,台灣也成為澳洲第一個給予輸入附帶栽培介質認可的國家。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表示,首批輸往澳洲的附帶栽培介質蝴蝶蘭,已於9月13日通關運抵當地蘭園栽培,成為台灣以附帶栽培介質蝴蝶蘭開拓南半球市場的先鋒。
td width="320">
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附帶介質後,蘭花可以海運運輸,與空運方式相比,約可為業者省下6億的運輸成本。(歸鴻亭攝影) |
他進一步說明,若以裸根苗出口澳洲,到達當地後存活率約5成,而運送過程中,因沒有附帶栽培介質的養分,恢復期高達2個月;而若以附帶栽培介質苗出口,存活率約9成5,恢復期只要3星期,大大降低折損率,有利業者開拓南半球市場。
陳武雄說,附帶介質後,蘭花可以海運運輸,與空運方式相比,約可為業者省下6億的運輸成本。
農委會說明,台灣蝴蝶蘭以水草為栽培介質,結合已發展成熟的長途海運保鮮技術,保濕及耐受性佳,可耐25天以上貨櫃運輸,運抵國外溫室後,生命力及恢復力強。
以出口美國為例,自2005年開放附帶栽培介質後,6年的整體外銷值由2005年2,705萬美元提高到8,255萬美元,增加3倍。而除了今年1月獲得澳洲同意外,今年8月亦獲得紐西蘭同意,可望再創蝴蝶蘭外銷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