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小丑大師"下雪了"從如夢似幻到劇力萬鈞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7/8/23 下午 08:20:16 / 文化藝術
俄國小丑大師斯拉法.帕拉尼(Slava Polunin)互動型奇幻舞台劇代表作《下雪了》(Snow Show),結合默劇、小丑戲和舞台裝置,打造如夢似幻的樂園,小丑詼諧逗趣的表演,訴說人生裡的喜怒哀樂,今日至27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
俄國小丑大師斯拉法.帕拉尼代表作《下雪了》。(歸鴻亭攝影) |
斯拉法‧帕拉尼創作的舞台劇《下雪了》1993年首演,1996年受邀至愛丁堡藝術節演出,從此一鳴驚人,累積全球超過400萬觀眾,被譽為「20世紀的經典」,有人問他對於擁有這個享譽全球的頭銜會不會覺得壓力很大,他說,困難的部分並不是擁有這個頭銜,而是去維持它。
 |
斯拉法.帕拉尼《下雪了》看起來很詩意,也有很多歡樂,但在喜劇裡有悲劇元素。(歸鴻亭攝影) |
現年67歲的斯拉法.帕拉尼出生於俄國中部的諾瓦希爾小鎮,家裡並沒有人從事藝術相關工作。斯拉法.帕拉尼表示,童年生活裡的大自然環境,就是他最天然的想像力來源和說故事養分,10歲那年看了默劇大師卓別林(Charles Chaplin)電影《孤兒流浪記》(The Kid),被劇中流浪漢和棄兒兩人苦中作樂的表演模式打動,也開啟了他對默劇、小丑表演的喜好。
 |
《下雪了》最後高潮的大雪紛飛伴隨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布蘭詩歌》)裡〈命運的女神)磅礡樂聲,達到最終劇力萬鈞的結尾。(歸鴻亭攝影) |
這部作品看起來很詩意,也有很多歡樂,但在喜劇裡有悲劇元素。他說,他創造的小丑角色叫做「阿西西亞」,幽默逗趣又感性的矮小男人,身著黃色的工作服,腳下踩著毛茸茸的紅色拖鞋。這是一個憂鬱、敏感又充滿詩意的角色,作為一名小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思想和創作上的自由。這齣作品最後高潮的大雪紛飛,雪花隨風吹向觀眾席,是他的童年記憶,「小時候媽媽為了賺錢養家,即使是暴風雪來臨,她也會出門擺攤賣東西,每一次我都很害怕媽媽會不會因此而回不來了。」
當大量碎花紙片伴隨德國作曲家卡爾‧奧福(Carl Orff)《布蘭詩歌》(Carmina Burana)裡〈命運的女神)(O Fortuna)磅礡樂聲裡如暴雪吹向觀眾席,就如人的命運變幻無常,達到最終劇力萬鈞的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