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點子舞展" 3位編舞家肢體詮釋"春之祭"
新網記者陳品卉台北特稿
2018/6/14 下午 08:48:47 / 文化藝術
2018年「新點子舞展」以俄國作曲家伊果?史特拉汶斯基知名樂曲《春之祭》為題, 策劃一系列與《春之祭》相關的演出。6月15日至17日即將在實驗劇場推出「微舞作」,由3位台灣新生代編舞家劉冠詳、劉彥成、林素蓮共同參與,推出作品包括,劉冠詳《酷刑姿勢練習》、劉彥成《垃圾》、林素蓮《小姐免驚》。
|
自左至右為3位台灣新生代編舞家劉冠詳、林素蓮、劉彥成。(歸鴻亭攝影) |
編舞家劉冠詳《酷刑姿勢練習》以4位舞者朱書緯、余宛倫、莊秉衡、黃郁元的獨舞呈現,回歸到身體與編舞的基本功,以掙扎的姿態、求活的慾望、不聽使喚的僵滯、執拗的堅持,呈現出舞蹈動作雕琢,沒有速成,沒有捷徑。劉冠詳表示,舞蹈的過程,對舞者以及編舞家來說,何嘗不是一種酷刑?然而在此酷刑中,也有舞蹈的甜美與愉悅,希望單純以肢體動作表達,人類對酷刑的態度並非是害怕或避之唯恐不及的,基於好奇本能,人反而會趨之若鶩地想去觀看,希望帶大家進入一個不用流血就可以享受觀看酷刑美好的意境。
|
劉冠詳《酷刑姿勢練習》以4位舞者朱書緯、余宛倫、莊秉衡、黃郁元的獨舞呈現,回歸到身體與編舞的基本功。(歸鴻亭攝影) |
編舞家劉彥成《垃圾》以舞者劉彥成與田孝慈在棧板上面透過手勢及身體移動,表現出事物轉換的過程,探討轉變過程到底有沒有經過「有效的轉換」,背景音樂使用大自然感受的蟲鳴鳥叫聲取代了音樂聲。劉彥成說,過程是很重要的,故事結構在討論東西變成垃圾是否在轉換後被有效利用,透過舞作想呈現沒人在乎的事情也很重要。有形的耗廢稱之垃圾;無形的耗廢,稱之為犧牲;但所有狀態並非都是終點,都有轉換至下一階段的可能。
|
林素蓮《小姐免驚》探討故事從少女獻祭後,她去了哪裡。(歸鴻亭攝影) |
編舞家林素蓮《小姐免驚》探討故事從少女獻祭後,她去了哪裡。故事發想少女去到陰間,並且於此遇見了其他3位男性的經過。林素蓮指出,因為於生活中體認到共時性而認為生命的殘酷同時在發生;也因為科技的進步,使得這樣的殘酷即時被傳播,甚至因為過度的重複而習以為常,卻沒有深入思考。舞台以轉動的佈景、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雜亂紛飛的紙片、彩帶等呈現出末世的混亂氣氛。
|
劉彥成《垃圾》以舞者劉彥成與田孝慈在棧板上面透過手勢及身體移動,表現出事物轉換的過程。(歸鴻亭攝影) |
在21世紀,新點子舞展仍以百年前《春之祭》為題,希望能透過突破用新的方式詮釋《春之祭》,呈現在經典中找到突破現狀的可能性。「微舞作」是國家兩廳院第2年推出的計畫,期盼以3個分別約30分鐘的舞碼,在1場演出內輪番展現,希望觀眾朋友欣賞「微舞作」的精粹,同時兩廳院也期許未來能將新創作品以及台灣編舞家們推向世界,向國際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