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獨立製作人林仁子將談"南韓的藝文黑名單"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8/8/7 下午 05:36:13 / 人權社會
台灣過去白色恐怖令人畏懼,民主時代回想那個沒有人權的歲月,感概萬欽;而韓國其實不久前還經歷類似的苦難。
 |
南韓獨立製作人林仁子曾經經歷列名「藝文黑名單」的恐怖時期。(歸鴻亭攝影) |
2016年10月韓國媒體公開了一份由前總統朴槿惠與其閨蜜、幕僚親手制定的一份「藝文黑名單」,名單中列有9,473名藝文界人士,多因其「左派」思考或過往對政府的批判而遭補助封殺。來自南韓光州,曾擔任首爾邊緣藝術節(Marginal Theatre Festival)藝術總監10年的南韓獨立製作人林仁子(Inza Lim)是積極參與此運動的藝文人之一,而她也身列黑名單中,林仁子將以《反審查運動:南韓的藝文黑名單》為題,仔細分享參與反黑名單運動的過程以及背負黑名單標籤的心路歷程。
林仁子這次是由2013年韓國發起「亞洲製作人平台」(Asian Producers' Platform, APP),2014年開始由韓國、台灣、日本、澳洲4個核心成員國輪流主辦年度工作營,讓獨立製作人有相互支持的網絡,非關買賣節目,而是花時間建立關係,促進未來跨國共製的可能,今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表演藝術聯盟合作執行的CO3表演藝術國際交流平台,支持了臺灣6位獨立製作人加入APP,經歷4年透過台灣APP成員案例分享及小組議題討論,由藍貝芝以獨立製作人身分邀請來台參加台北藝術節的機會得以來台,其餘還有孫平、陳汗青、楊喆甯與鄺華歡(澳門)。
 |
獨立製作人藍貝芝(左)介紹林仁子背負黑名單標籤的心路歷程。(歸鴻亭攝影) |
她說,2016年10月南韓媒體公開了一份由前總統前總統朴槿惠、青瓦台前幕僚長金淇春及前文化部長趙允璇親手制定的「藝文黑名單」,引起藝文界反彈,遂於2017年2月數百名藝文人士對已遭國會彈劾的朴槿惠、金淇春及趙允璇提出控告,是為反黑名單運動,司法程序至今仍持續中。這個經驗提醒我們思考台灣的言論自由,以及公部門文化政策如何無形有形地影響創作。同時也將延伸探討藝文界能如何藉由文化的力量,在面對社會不公義事件發生時,站出來大聲疾呼,進而扭轉、改變。
林仁子指出,南韓的公民運動向來都比台灣激烈,當時她與許多參與反黑名單運動的人士均在被監聽的陰影下生活,2014年起則在南韓參與「反藝術審查與藝術黑名單劇場行動」,這次來台希望說明南韓的這段歷史。
《反審查運動:南韓的藝文黑名單》講座將於8月9日下午在中山堂中正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