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釉工藝家孫超獲文化部"2018年國家工藝成就獎"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8/11/22 下午 07:00:35 / 文化藝術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日舉辦「2018年國家工藝成就獎」頒獎,評定結晶釉工藝家孫超得獎,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多年來支持工藝中心舉辦國家工藝成就獎,今年是第12屆,該部一向重視臺灣工藝的發展,積極鼓勵工藝家在時代的變遷中,由傳統再出發,創造出屬於臺灣自己的工藝文化新契機;這不僅是工藝家們應該自我努力追尋的目標,更是整個文化建設工作長期以來關心的重點。
 |
結晶釉工藝家孫超說明開創「結晶釉」陶瓷的心路歷程。(歸鴻亭攝影) |
評審委員代表八方新氣創辦人暨藝術總監王俠軍指出,審查會經過9位審查委員嚴謹的入圍評定及決審會議討論,認為「孫超和臺灣的結晶釉已經劃上了等號」,全體審查委員達成一致共識,評定孫超為今年度的得獎者,確實是實至名歸。
 |
文化部長鄭麗君表示,文化部多年來支持工藝中心舉辦國家工藝成就獎,是整個文化建設工作長期以來關心的重點。(歸鴻亭攝影) |
孫超高齡89歲,民國18年出生於中國江蘇徐州,8歲時因逢抗日戰爭,顛沛流離嚐盡了生命的苦與悲,15歲投身軍旅,曾服役於青年軍202師,並曾參加金門823砲戰,30歲退伍,36歲於就讀國立藝專時受到良師的啟蒙,從此與藝術創作結下不解之緣,後任職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科技室,鑽研的領域從雕塑轉入了陶瓷,最後選擇「結晶釉」,做為他終身研究的工作,終於開創「結晶釉」陶瓷,是孫超繼傳統色釉研究之後另一項重大的創新與突破。
 |
鄭麗君頒發「2018年國家工藝成就獎」給孫超。(歸鴻亭攝影) |
事實上他也是國內第一個做出高溫結晶釉的人。在民國89年的一趟法國行之後,孫超的創作也逐漸由立體的瓶罐造型,轉為氣勢磅礴的大幅瓷盤畫和瓷版畫,創造出一種全新概念「晶釉畫」,他以瓷土為畫紙,釉藥為色料,噴槍為畫筆,窯火為發色劑,所創作出來的晶釉畫作品,儼然是當代晶釉畫創作的先驅。
 |
孫超得獎期盼繼續發揮專才、提攜後進,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工藝菁英。(歸鴻亭攝影) |
結晶釉是孫超致力一生的志業,更是他念茲在茲,致力發揚光大的藝術,近50年的陶藝生涯,他不間斷地鑽研與創作的精神,正是工藝家一生追求卓越的最佳典範。鄭麗君指出,她代表文化部感謝孫超對於「臺灣工藝」的奉獻,特別頒予他「國家工藝成就獎」的榮譽,肯定孫超的藝術創作。他豐富的經歷與臺灣陶藝近百年來的發展足跡,幾乎相伴相隨,期盼繼續發揮專才、提攜後進,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工藝菁英,也期待後繼者學習他對於藝術的執著及創作時頂真的精神,將臺灣的工藝持續發揚光大,讓臺灣的工藝能夠持續蓬勃發展,並在世界舞臺上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