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劇場玩到大劇院 簡莉穎創造出第3代"馬密"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9/3/2 下午 11:55:10 / 文化藝術
從上一世紀同志歷史最具代表性的「新公園」時代,封閉、壓抑年代讓同性歡愉偷偷摸摸,而這些年同志運動在台灣發展可以在每年遊行愈辦愈大、爭取婚姻平權看出來,同志族群態度越來越開放,整體社會也對同志議題持向必須面對的正面看法,比起恐慌愛滋斥責同性情慾的時代,似乎寬容許多。
|
兩廳院2019 TIFA《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3.0版從小劇場玩到大劇院。(兩廳院提供) |
兩廳院2019 TIFA《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3.0版好像稍微炒熱這個社會現象,自2017年小劇場再轉中舞台,直到國家戲劇大殿堂,始終爆滿的票房雖然看得出來挺同觀眾應該自發出力不少,也顯示主題意識能搭配時事環境,會是市場成功的某一要件。
首先最值得嘉許的是編劇簡莉穎,比起同樣台灣學院派出身的眾多當代所謂知名劇本創作者來說,大都受到校內不少滿腦子都只接受西方戲劇思想理論的老古板學究指導,教導出來被規定以幾乎都非要扯上莎士比亞或契訶夫的思考與創作模式,自以為不加點與那些所謂西方劇場相關經典議題就不算完美作品,甚至算落伍的俗氣模仿文本,這種學院派傳統制式戲劇編創教育培養出來所造就的當代填鴨編劇家其實充斥劇壇,而簡莉穎卻不願只守著窠臼,真正從田野調查工作蹲點創作出這齣的確有血有肉的作品,是值得在現代劇場史裡被記上一筆的。
|
《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編劇簡莉穎從田野調查工作蹲點創作出這齣作品。(兩廳院提供) |
《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3.0版沒有中場休息以免打斷觀眾情緒的連貫性,在整齣戲中頗意識流的轉場都能很行雲流水的鋪陳,唯一的瑕疵算是使用在這些年已經愈來愈多年輕新潮編劇者喜歡把攝錄影機搬上舞台,讓演員對著演對手戲的對象錄影,再把畫面同步在舞台上的螢幕直播的噱頭,她算是頗融入劇情的創用,但在5G時代還沒來臨前,無線傳輸在螢幕上聲音與嘴型幾乎有半秒的時間差,給觀眾頗不實際的技術誤差感。
|
《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值得在現代劇場史裡被記上一筆。(兩廳院提供) |
將3年田調訪談的內容用一個女子均凡靠著馬密留下的一本日記,拍攝紀錄片深入追蹤收留愛滋病感染者團體「甘馬之家」解散的原因,簡莉穎把她調查出關於目前拜雞尾酒療法之賜,HIV患者已經可以控制病情延長生命,目前面對的不是生死玄關的絕症問題,但仍必須接受整個社會異樣眼光的汙名壓力的現象編成住齣戲。她說,創作《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並不想美化或認同同志族群,但觀其戲中卻看得出用了極為悲憫的心態利用均凡的主知觀點娓娓細訴同志的內在心靈世界,無形中在重新詮釋並試圖重建社會對「同志族群」或「愛滋患者」的認同感,而最後雖然沒有提出制式的答案,但至少提出應該提醒社會大眾應該在挺同或反同之間,更深一層的思考這個矛盾但又並存的議題,沒有批判但不過似乎有點說教意味倒是真的。
|
《叛徒馬密的可能回憶錄》提出應該提醒社會大眾應該在挺同獲反同之間,更深一層的問題。(兩廳院提供) |
綜合這第3版在大舞台呈現的視覺印象,諸如舞台設計成一個彷彿早年傳統電腦顯示器螢幕可以隨時旋轉成好幾個場景,或採用各種角度製造不同光影效果的影像效果等,幾乎都只是搭配襯托這部戲的靈魂創作者簡莉穎的作品,明顯感覺沒有這位編劇也就沒有這齣好不容易沒有中古歐洲大劇作家影子的戲劇,從這個角度來看算是頗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