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現代科技的力量 讓年輕人再度閱讀陳映真
新網記者蔡小魚台北特稿
2009/9/25 下午 10:36:03 / 文化藝術
陳映真是誰?許多六、七年級生都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他卻是許多四、五年級生記憶中不可抹滅的小說家,繼2008年向大文豪白先勇致敬後,今年趨勢教育基金會的「向大師致敬」系列活動,將帶領大家向陳映真致敬,一同認識這位啟發過無數人的當代小說家。
|
中山堂會場展出陳映真的珍貴作品。(蔡瑜珊攝影) |
1937年出生於苗栗的陳映真,本名陳映善,兩歲時過繼給三伯父,改名陳永善,筆名「陳映真」是他10歲時過世的雙胞胎哥哥名字。1959年,尉天驄等人合辦的同仁刊物《筆匯》向他邀搞,陳映真的第一篇作品〈麵攤〉就這樣在《筆匯》上公開,受到廣大的迴響,當時他用的筆名是陳善。畢業以後,陳映真入伍服役,聽聞軍隊裡外省老士官長的遭遇,讓他體會了內戰和民族分裂的殘酷,感觸相當深刻,這段時期的作品主要發表於《現代文學》,主題集中在「大陸人在台灣」及「知識分子的失落」,代表作如〈將軍族〉。1980年代,適逢陳映真進入美商公司任職,風格因此轉變,開始探討第三世界的經濟、文化侵略等議題,如〈夜行貨車〉、〈上班族的一日〉、以及描寫白色恐怖的〈趙南棟〉、〈山路〉等小說。
談起為何當初會選擇向陳映真致敬?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表示,今年7月時,文訊雜誌總編輯向她提出這樣的構想與邀請,讓她想起當初在美國工作時,因為讀到陳映真的《夜行貨車》,裡頭描寫的在外商公司上班的小職員的心境,使得她心有戚戚焉,決定不要當外國人的小員工,回到台灣創業,也才會有今天的趨勢科技,面對這樣一個重大的人生轉折,幫助她作決定的,正是如此有影響力的小說家-陳映真。
|
陳映真所創辦的人間雜誌也在會場展出特展。(蔡瑜珊攝影) |
不只是陳怡蓁,蔣勳高中時也是陳映真的學生,他說,從高中至大學,他與陳映真討論的大多是文學上的問題,雖然有時會因會觀點上的不同而有所爭辯,但實際在文學上是帶給他很大的啟發的;與陳映真同一個時代的白先勇說:「陳映真骨子裡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文學家,他有自己的政治信仰,超越政治,超越一切。」;林懷民也認為,陳映真是台灣文化最重要的財富之一,對年輕朋友來說,讀他的小說不只是文學,更是台灣的歷史。
所以,為了讓年輕朋友們更加了解陳映真筆下的台灣情感與歷史,趨勢教育基金會特別運用網路專長,為陳映真架設了一個主題網站,希望在這個年輕人重度依賴網路的時代,透過網站吸引更多六七年級生再度發現並且閱讀陳映真,網站上不但有多位名人推薦陳映真的影片,更有多篇陳映真的經典作品供大家在線上直接閱讀,至今已有超過一萬五千人次點閲;除了網站,這次活動也請來了朱全斌與韓良露為陳映真拍攝紀錄片,原本預計一部只要30分鐘的紀錄片,因為拍攝過程中的欲罷不能,所以最後剪出了105分鐘,這部紀錄片將於9月29日在京華城的欣欣影城完整公開,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向趨勢教育基金會索票觀賞。
9月24日、25日在中山堂光復聽有許多與陳映真有關的展覽及座談會,9月26、27日在國家圖書館的國際會議廳有學術研討會,另外網站上也有相關徵文活動,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詳細資訊可上
陳映真主題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