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讀臺北.文學流岸" 2020臺北文學季3月起開跑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0/2/20 下午 07:17:58 / 經史子集
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及社團法人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策劃執行的「2020臺北文學季」將於3月登場,今年活動主題為「川讀臺北.文學流岸」,以河流與城市的關連切入。作家李昂、林文義、林立青、瀟湘神等人出席支持。
 |
臺北市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說明「2020臺北文學季」將於3月登場。(歸鴻亭攝影) |
文化局副局長陳譽馨表示,臺北是一座被水環抱的城市,因此今年特別以臺北城及河流為概念規劃主題,期待透過臺北文學季的活動,邀請市民朋友一同感受文學的美好。總策展人封德屏說道,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城市快速發展,建築逐漸遮住水的視線,但潺潺流水其實一直陪伴著大家,包含許多文學作品中,也能讀到水的影子。
 |
《文訊雜誌社》總編輯封德屏介紹「2020臺北文學季」內容。(歸鴻亭攝影) |
《文訊雜誌社》總編輯封德屏說明,2020臺北文學季將自3月7日至6月4日舉辦,為期3個月,以「水城漫遊‧河畔說書」講座及走讀、「河岸臺北‧水岸曬書─市圖好書展」、「回憶伏流─作家手寫記事」特展、「臺北文學‧閱影展」等不同形式的活動接續登場。而備受矚目的「國際華文作家」單元,今年邀請擁有「當代華文世界裡第一流的文章大家」美譽的香港重量級散文家董橋來臺與讀者近距離交流。
3月7日起率先由「水城漫遊‧河畔說書」講座及走讀揭開序幕,邀請多位作家、出版人、媒體人、文史工作者、創作歌手擔任講師,帶讀者看見從水城轉變為陸都的臺北,用文學理解河與人的關連。本次講師群有席慕蓉、林文義、李昂、謝旺霖、陳栢青、郝譽翔等近30位作家參與。
自3月12日起連續一個月,文學季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各分館攜手辦理「河岸臺北‧水岸曬書─市圖好書展」,延伸講座主題,精選相關書單供讀者參考;此外也和博客來、讀冊、誠品書店、HyRead合作臺北文學季網路及實體店面書展,邀請讀者跟著閱讀的知識力量漫遊前行。
 |
自左至右為作家林文義、封德屏與作家李昂。(歸鴻亭攝影) |
每年深受讀者期待的文學主題特展,4月24日至5月17日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以「回憶伏流──作家手寫信記事」為題,規劃「通訊現場」、「家裡的情書」、「寫字與造字」、「親愛的___」、「給L作家的一封信」、「寫信運動」等6大主題,帶領大家從群覽作家的手寫信,到自身家書的記憶,又或提筆寫給某個人,回顧一筆一劃的手寫年代。其中「給𝐋作家的一封信」活動,邀請大家一起寫信給喜愛的作家,信件除將於現場展出外,活動結束後亦將協助傳遞信件給作家。
去年首度辦理即受到熱烈迴響的「國際華文作家」單元,今年邀請到擁有「書人.藏家.編者」多元身分及豐富媒體歷練的重量級散文家董橋來臺。董橋書寫作品涵括文化思想評論及散文,並於2019年獲馬來西亞花踪文學獎「世界華文文學獎」,在兩岸三地擁有許多忠實書迷。
 |
「2020臺北文學季」啟動儀式大合照。(攝影) |
臺北文學季於5月30、31日特別為董橋安排兩場大型講座,邀請作家楊照、楊澤、蔡詩萍、徐國能與其對談;壓軸的「臺北文學‧閱影展」將於5月22日至6月4日在光點台北登場,今年以日本及奧地利兩位國際級電影大師寺山修司及彼得漢德克的作品為主。寺山修司被譽為日本前衛藝術旗手,創作跨越文學、劇場、攝影、電影等多重領域,作品中豐沛的多元能量與時代批判深刻啟發後世;而甫於2019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彼德漢德克亦身兼詩人、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導演等多重創作身分,以獨創性的語言探索人類經驗的廣度和特性。閱影展希望能透過影像結合閱讀,讓文學與電影碰撞美麗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