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12年 臺南臺灣歷史博物館將開館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1/10/24 下午 11:16:07 / 電子政府
籌備12年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將於10月29日開館,其誕生可說是近代臺灣民主化、本土化運動的重要結果,代表臺灣歷史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
臺灣歷史博物館現場服務與導覽人員歡迎民眾前往該館參觀。(歸鴻亭攝影) |
文建會主會盛治仁表示,位於臺南市安南區的臺史博,正位於臺灣歷史重要的舞臺「臺江內海」,此處曾是東西方貿易中心,而後因淤積、河流改道形成陸地,但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則是該館選擇在這裡落腳,承先啟後繼續發展臺灣歷史的意義。
盛治仁說,從籌備處設立到現在終於開館,館長呂理政從一位博物館學家幾乎成了建築學家,親自督促建館大小事宜,這是一座屬於台灣人的博物館,建築極具特殊性,入館前庭以「渡海」、「鯤身」、「雲牆」、「融合」等4個臺灣意象,象徵先民渡海來臺的景象。建築則擷取了漢人合院紅磚建築、原住民干欄式建築與石板屋等建築語彙,展現融合風貌,希望民眾都能前往參觀。
呂理政表示,臺史博館不同於收藏朝代歷史,館藏以常民文化為主,將展示從過去到如今面向世界的重要臺灣史蹟,未來也特別著重研究與向下紮根的教育工作。
 |
左為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右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開館館長呂理政。(歸鴻亭攝影) |
他說,臺史博也是一座綠建築,設有光電雲牆,以1,350片太陽能光電版,提供館內一成二電力,空間的設計上也與自然相呼應,展現建築與自然環境融合共生的關係。
館方現場服務與導覽人員亮眼的服裝,也首度曝光。以「人文、自然、融合」三個核心概念來表達這次的形象服裝設計,以灰色系代表博物館清水混凝土建築中淬鍊的人文精神,綠色系代表博物館園區對土地與自然的愛護之心,並點綴以金色系象徵對光明未來的夢想與希望。
臺史博位於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於號稱安南區第一高峰的「希望之丘」,搭乘臺鐵可自臺南車站轉乘18路公車,約20分鐘可達,如乘高鐵可轉乘接駁車奇美醫院線,到桂田酒店下車後步行前往,約7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