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一個文學朋友 2023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啟動
新網記者王伊文台北特稿
2023/4/14 下午 07:49:50 / 文化藝術
2023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由臺北市文化局主辦、《文訊雜誌社》執行,以「人人都是VIP」的概念出發,將展場打造成文學的交誼場,將於4月15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開。
台北市文化局主任秘書劉得堅表示,台北文學季每年都會舉辦,今年以交一個文學朋友,打造成文學的交誼場,感謝多位作家及藝術家參與,讓台北的文學推廣活動邀請民眾成為讀書俱樂部的會員好友,台北市文化局也會持續支持文學季讓更多民眾參與。
|
台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介紹今年台北文學季主題「同城之人,文學與共」。(王伊文攝影) |
台北文學季總策畫封德屏表示,今年主題「同城之人,文學與共」,讓文學共讀共寫共生,今天「讀書俱樂部」也是呼應「共」的誕生與可能性,文化中閱讀是永遠不變的核心,希望藉由共讀,可以把台北的文化寶藏不斷挖掘出來。這次「讀書俱樂部」展覽以「人人都是VIP」的概念出發,將展場打造成文學的交誼場,規劃4大展區,自「大時代」進入「小社群」,再走入作家的私密「共寫間」,更廣邀將近60位創作者、10家出版社以「伴讀者」的角色,陳列超過百本精選書籍,與民眾分享文學創作的各種形式以及社會觀察的視角。
|
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開。(王伊文攝影) |
本次展覽從人人都是讀書俱樂部VIP為概念出發,將歷史建物空間化為文學交誼場,4大展區分別為「時光廊」、「社群Bar」、「共寫間」以及「閱讀艙」。
「時光廊」涵蓋30、50、60、80、90年代及2000年後迄今的文藝思潮,邀請黃震南、張國立、應鳳凰、李金蓮、黃威融、盧郁佳等6位時代策展人,策劃不同年代的選書,觀察橫跨日治時期至二十一世紀初的文學環境演變,反映時代氛圍,以及民眾思想與體驗的轉變,其中由早期的社會觀察與批判到80年代對世界的關注與各種文學的引進,到近期大眾暢銷書與中國各類小說故事的風行,都反映著時代演進與民眾關注的話題。
|
台北文學季「讀書俱樂部」特展將展場打造成交誼場模式。(王伊文攝影) |
「社群Bar」展區則介紹包含「文友通訊」、「臺大現代詩社」、「小說家讀者8P」等文學社群,讓參觀者了解文學創作不只是單打獨鬥,成群結社、相互扶持的文學情誼,可以讓寫作之路走得更遠。作家許榮哲笑談當年創辦的《野葡萄》雜誌與小說家讀者8P成員在摩斯漢堡餐巾紙上寫小說、在金石堂櫥窗透視中表演文學創作等看似遊戲但內容實質是行動,雖然當年被視為搗蛋者,但欣慰的是8P成員持續文學創作至今。新世代的文學團體「想像朋友寫作會」作家李奕樵以「小說批鬥會」以直球對決創作,利用網路在註解留言上先看到潛在讀者的反饋,可以修正讓完成的作品更美好。
|
台北文學季展場一隅。(王伊文攝影) |
「共寫間」邀請張亦絢、瀟湘神兩位作家在展場復刻私密寫作空間,與民眾來一場跨越地域與時空限制的共寫之旅。張亦絢則以「雙關嶼:把作家關起來,讓文學關不住」為概念,試圖「居家隔離」參與者,打破「悠閒舒適」的創作想像,帶給進入展間的民眾一場寫作試煉。瀟湘神領隊的「東台灣的尋妖日誌」,將展出「事前調查資料」與「親筆手寫筆記」,觀者可感受作家在記錄踏查過程中的在地故事與心得,並不定時拋出各種問題,邀請現場觀眾回饋,構成「不在場」的共寫參與。
|
與會貴賓與作家們在展場前合影。(王伊文攝影) |
「閱讀艙」邀請53位創作者以「伴讀者」的角色,分享給讀者他們各自推薦的書籍,並在書中留下手寫劃記及文字或是擴香石,讓讀者親身體會作者的內心溫度。如詩人徐珮芬、攝影師汪正翔、演員連俞涵等人,以「伴讀者」的角色,分享給讀者他們各自推薦的書籍,並在書中留下手寫劃記及文字,並透過如李桐豪的擴香石、崔舜華的祕魯聖木等「伴讀小物」開啟閱讀的另一層情境。另有新經典書版社、九歌出版社、允晨文化等10家出版社以「編輯」的選書眼光出發,推薦超過百本讀者們不可不讀的好書,展覽更將策劃不同的「Read+ing 共讀分享會」,邀請作者至現場與讀者現場同歡。
2023台北文學季主題特展「讀書俱樂部─交一個文學朋友」展覽期間4/15(六)至5/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