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醫院臺北榮總兩院研究合作計畫今成果發表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3/5/20 下午 01:44:48 / 醫療保健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今(20)日上午10時假臺大醫院舉行,會中發表超過30項合作研究成果,並針對「預測肝癌發生及治療預後,打造肝癌患者的精準醫療」、「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的轉譯醫學探討」、「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改善兒童聽損問題」及「動脈硬化血管病治療新標的:靶向內質網蛋白TXNDC5」等4項發表重要的研究成果。
|
臺大醫院院長明哲(右)與臺北榮總院長 陳威明(左)共同主持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歸鴻亭攝影)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為提升臺灣的醫療研究水準,自民國96年4月4日簽訂教學研究合作計劃,每年由兩院各提撥1千萬元,就不同醫療領域發展需求之議題進行合作,兩院互通人才、共用高科技醫療設備、共享研究成果,有效整合兩院研究人員執行研究計畫之經驗,進而協助提升雙方執行研究之能力及品質,開創1加1大於2的效應。
預測肝癌發生及治療預後探討 打造肝癌患者的精準醫療
肝癌是臺灣10大癌症的第4位,也是臺灣癌症死因的第2位。由於肝癌常無症狀,往往難以早期發現及治療,導致晚期肝癌治療困難且預後不良。因此,精準預測肝癌發生及提供肝癌精準醫療對於改善肝癌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臺大醫院高嘉宏教授和臺北榮總霍德義教授利用長期追蹤肝病資料庫探討肝癌患者的精準預測和精準醫療。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現場。(歸鴻亭攝影) |
慢性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患者目前接受長期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降低肝癌,於抑制B型肝炎病毒後,團隊發現患者血清中的Mac-2結合蛋白糖基異構物(M2BPGi)及異常凝血酶原(PIVKA-II)和甲型胎兒蛋白可以預測肝癌的風險。並進一步發現連續監測甲型胎兒蛋白的序列上升,可以預測6個月後的肝癌發生。利用此肝癌資料庫,團隊因此發現罕見的一種亞型-肉瘤樣肝細胞癌的預後不佳。
此外,團隊發現利用NIACE評分可進一步區分巴塞隆納肝癌分期系統的生存率,更有助於預測肝癌患者的預後。利用血清白蛋白和膽紅素的Albumin-bilirubin分級(ALBI分級)比現有的Child-Pugh分級方法更加靈敏和精確,可以更佳評估肝癌患者的肝功能,預測治療效果和生存期。資料庫也驗證簡單版的ALBI評分方法也可以更好地預測肝癌患者的預後和生存期。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開創1加1大於2的效應。(歸鴻亭攝影) |
針對肝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團隊研究發現,早期肝癌患者術前的血清麩胺轉酸酵素(GGT)越高,可以預測B型肝炎相關肝癌患者接受手術切除後的復發及死亡。針對中期肝癌的患者,發現利用7-11指標分類肝癌腫瘤負荷,則中及高腫瘤負荷的患者若能接受手術切除則比經動脈血管栓塞治療會有更好的預後。
腫瘤免疫微環境調控的轉譯醫學探討
頭頸癌目前的藥物治療策略有免疫治療(如:Nivolumab)、標靶治療(如:cetuximab)與化學治療(如:cisplatin)。腫瘤的免疫微環境對於癌症治療的方式與預後關係密不可分。除了目前新興的免疫療法,許多過往的癌症治療方式往往伴隨著病患的免疫調節作用。臺大許駿教授與北榮楊慕華教授合作團隊共同以藥物治療引發的免疫調節為出發點,共同探討頭頸癌與肝癌的現行治療方式中扮演的免疫調控效果。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互通人才、共用高科技醫療設備、共享研究成果。(歸鴻亭攝影) |
團隊從頭頸癌腫瘤檢體觀察腫瘤免疫微環境的免疫簽名與一系列實驗證明,發現頭頸癌中,癌細胞會透過外吐小體(exosomes)去改變腫瘤相關巨噬細胞(TAM)的極性與發炎小體(inflammasome)的活性。外吐小體為癌細胞改變週遭免疫微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惡性轉移因子Snail會造成外吐小體中miR-21,惡性癌症中常見的微RNA的產生並由周遭巨噬細胞接收。過去癌症研究對於發炎小體在癌症中扮演的角色尚不清楚,研究團專注於癌症治療時發炎小體所扮演的角色,發炎小體對於癌細胞的免疫循環至關重要,而惡性腫瘤更是會使發炎小體失去作用,造成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如預期導致抗性。此研究對於非驅動基因突變(driver gene mutation)造成的抗藥性提供新的免疫調節方面的機制,對於後續頭頸癌與肝癌的治療帶來新的治療策略開發,與免疫治療的聯合療法提供協同作用的見解。
聽神經病變之精準醫療 改善兒童聽損問題
兒童聽損是相當常見的臨床問題。不僅會影響語言發展,也會影響學業和社會適應能力。「聽神經病變」約占兒童聽損的10%,是導致兒童聽損重要且棘手的疾病類型。與一般聽損相比,聽神經病變病人日常生活語音之辨識較差,而使用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之效益亦多所受限。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合作會中發表超過30項合作研究成果。(歸鴻亭攝影) |
臺大吳振吉教授與北榮鄭彥甫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多個基因變異是導致聽神經病變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基因突變會導致表達蛋白缺乏,進而影響內耳毛細胞和神經元的功能,降低人工耳蝸植入效果。研究團隊發現利用新型病毒載體進行基因治療,可以改善小鼠的聽力和平衡表現,並顯著改善螺旋神經元的數目與形態,未來有望應用於增強現有人工耳蝸的效能。本團隊的研究為腺相關病毒介導的基因治療策略在基因突變引起的聽神經病變動物模型中的應用提供了實證。證實了在面對人工耳蝸效果不佳的重度聽損病例時,基因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治療潛力。這一成果為聽障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並將對未來聽力恢復領域的研究產生深遠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包括《JCI Insight》、《Molecular Therapy-Methods and Clinical Development》、《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及《Scientific Reports》。
靶向內質網蛋白TXNDC5作為動脈硬化血管病治療新標的
心血管病是國人第2號殺手,其中動脈粥狀硬化是引發心血管病的關鍵因素,目前動脈粥狀硬化的藥物治療主要是針對風險因素的控制,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控制跟治療,而非血管本身;此外,這些治療對於動脈粥狀硬化的改善仍不盡理想。動脈粥狀硬化好發在血管彎曲和分叉的區域,主要是因為動脈在彎曲和分叉處會產生擾流(disturbed flow),擾流會刺激內皮細胞,使其功能失調,進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因此了解擾流如何透過機械傳導性機制(mechanotransduction mechanism)調控內皮細胞功能十分重要,也可藉此設計出針對內皮中受擾流透過機械傳導調控的蛋白作為新型治療手段。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多個國際知名期刊。(歸鴻亭攝影) |
內質網蛋白TXNDC5是一種蛋白質雙硫異構酶(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PDI),主要位於細胞的內質網,其功能被認為和催化蛋白摺疊以及參與胞內氧化還原反應有關。臺大醫院楊鎧鍵與臺北榮總黃柏勳醫師的研究團隊發現,TXNDC5主要是破壞內皮細胞中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蛋白的穩定性,導致內皮功能的異常,進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發生。
臺大楊鎧鍵教授及北榮黃柏勳教授研究團隊表示,動脈粥狀硬化會影響全身血管,造成缺血性器官損傷甚至衰竭,是目前高齡化社會沉重的醫療負擔,因此跳脫目前僅對動脈硬化危險因子進行控制的框架,針對內皮細胞及血管功能開發新型藥物為當務之急。近幾年因COVID-19疫苗的開發以及降血脂藥物的發展,展現了核酸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持久性,未來本團隊希望能開發靶向內皮細胞中TXNDC5的治療方法,包含基因編輯或是抑制TXNDC5活性的核酸藥物,可望能作為動脈粥狀硬化病患的新型治療。
此研究是多國多實驗室的合作成果,合作夥伴也包括臺大醫院高憲立教授、林茂欣醫師、西班牙卡斯特利翁大學綜合醫院Esther Roselló-Sastre教授、Francisca Garcia教授、埃默里大學Hanjoong Jo教授以及芝加哥大學Yun Fang副教授。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兩院教學研究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
臺大醫院與臺北榮總在醫學研究與臨床醫療方面不遺餘力,在疫情中肩負守護臺灣民眾的使命,疫情逐漸趨緩,兩院也將在各醫療領域進行研究與持續合作,提升臺灣的醫療研究與技術。臺大醫院以發展前瞻性的研究,提供高品質與人性化醫療之使命,臺北榮總以視病猶親、追求卓越之服務理念,兩院通力合作有效整合醫療人才及研究計畫之經驗,致力提升醫療技術造福更多病人之外,也為臺灣醫療被國際看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