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新世代研究創新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4/2/29 下午 07:12:18 / 教育學程
國立清華大學是全台第一所針對生成式AI成立工作小組的大學,將於新學期人文社會課程結合生成式AI教學,引導主修中文、歷史、教育、法律、管理的學生善用AI工具,開創AI新世代的研究與創新。
|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說明AI的浪潮來襲時,清華學生要做的不僅是逐浪而行,還將成為造浪者。(歸鴻亭攝影) |
清華大學校長高為元表示,AI的浪潮來襲時,清華學生要做的不僅是逐浪而行,還將成為造浪者。就像80年代的大學生全面學習使用個人電腦一樣,資工系以外各領域的學生都將迎接生成式AI帶來的機會。例如現在常看到應用生成式AI來翻譯、繪圖,就需要語言、藝術人才加入程式開發;如果要研發陪伴、療癒機器人,讓AI回應也有情感與溫度,專精社會學及人類學的人才必不可少。
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指出,清大人社院、科管院、清華學院、教育學院、生醫學院等本學期開設5門課程,將生成式AI融入社會文化分析和歷史研究等領域,如使用ChatGPT分析史料,也能擔任課程研究助理,激發更多面向的討論。不過,人社領域學生的專長在於「以人為本」的思辨能力,這是AI難以取代的。在AI技術的加持下,人社領域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語言文字的分析、評估社會影響、開發教學科技、優化政策機制,讓AI更適切地為人所用。
|
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介紹清大人社院、科管院、清華學院、教育學院、生醫學院等本學期開設5門課程,將生成式AI融入社會文化分析和歷史研究等領域。(歸鴻亭攝影) |
清華人社院學士班大四生洪睿辰上學期就選修了校內的AI課程,並將ChatGPT應用在他最感興趣的編劇領域。他發現將生成式AI用在蒐集素材、解讀劇本時,可以事半功倍;但它編出的故事卻缺乏原創性及獨特性,「讓我更堅信現在的AI科技仍無法取代人類創作。」
清華中文系大二生吳庭儀表示,她一直對AI很有興趣,透過校內生成式AI課程的探索,讓她確定未來的學習及職涯發展方向。她將結合AI與語言學專業,持續探索「自然語言處理」,也就是讓AI聽懂人話、及說人話。
|
自左至右為清大中文系大二生吳庭儀、高為元、巫勇賢與清大人社院大四生洪睿辰。(歸鴻亭攝影) |
清華大學表示,該校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已開發出3套生成式AI指令集,包括人文社會學科通用版、科技與社會版、及哲學版,公開在
清華大學網頁,供人文社會領域師生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