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神經醫學新突破 發現顫抖症核心機制及治療契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4/7/23 下午 06:06:08 / 醫療保健

 原發性顫抖症盛行於高齡族群,為找出引起顫抖的機制,並協助國人相關疾病診斷與治療,在國科會腦科技專案計畫及吳大猷先生紀念獎計畫的支持下,國立潘明楷藥理學科暨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研究團隊發現顫抖症的核心機轉,直指「顫抖」的本質,透過週期電刺激術干擾顫抖的頻率,可緩解病患顫抖症狀。此一系列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科學轉譯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說明顫抖症治療契機。(歸鴻亭攝影)
 台大醫學院藥理學研究所副教授潘明楷表示,該研究團隊在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長期深耕,關於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及頻率調控研究上,已達世界頂尖的地位,以光電科技為主的動態神經記錄更是其中的強項。本研究成果首次將「精確、定量的神經計算機制」引入生物學領域,跨領域整合以物理學及數學的精度,將顫抖頻率等生命現象轉化成可以定量的數字,成功解釋疾病形成的核心機轉,並展現精準調節生物行為的潛力。

潘明楷簡報顫抖症核心機制。(歸鴻亭攝影)
 潘明楷指出,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產生的動作性顫抖大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例如嚴重手部抖動影響飲食習慣等。由於基因和環境的複雜交互作用下,原發性顫抖症患者的致病成因不同,因此超過50%的病患,對現行的藥物治療反應不佳,而新興的「深腦刺激術」、「磁振導引超音波燒灼術」等技術,雖然初始療效大於7成,但療程後期的效果逐漸遞減。因此,在精準醫學發達的今日,這種多成因樣態的疾病仍難以克服。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炳宇講話。(歸鴻亭攝影)
 台大醫學院表示,原發性顫抖症病患顫抖頻率是每秒4-12次,為追蹤高速頻率變化,研究團隊開發一系列光電技術,運用所開發之小腦腦波技術,找出小腦內的共振迴路,證實小腦神經細胞是利用群體效應形成平均放電頻率,如同幾千個神經元同時運算,藉由大數法則形成的平均值,產生精準且穩定的顫抖頻率控制,團隊透過光學頻率刺激設計可調整顫抖症小鼠的顫抖頻率,並在臨床應用上,藉由非侵入性的穿顱交流電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干擾小腦共振頻率的穩定度,有效緩解病患顫抖症狀。

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歸鴻亭攝影)
 研究團隊強調,原發性顫抖症是常見的動作障礙疾病,在高齡族群盛行率為帕金森氏症的5倍,推估全台約有40萬名顫抖症患者,而這項研究成果未來還可運用在「小腦萎縮症」等腦部退化疾病,調節腦部不正常放電現象,嘉惠更多患者。

自左至右為國科會生科處處長楊台鴻、陳炳宇、潘明楷與臺大醫學院附設醫院雲林分院資深醫事檢驗師王怡梅。(歸鴻亭攝影)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炳宇表示,潘明楷團隊從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期待醫學及光電科技的交匯,能由本質上改變生物學,為生醫產業發展與醫學領域帶來新一波革命。
頻道:養生健康 分類:醫療保健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24/7/23 下午 06:06:08
關鍵字:神經醫學,顫抖症,潘明楷,陳炳宇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