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向所有台灣作家致敬
新網記者陳慧如台北特稿
2012/1/5 下午 10:56:58 / 經史子集
今日晚間於敦南誠品B2視聽室舉行:《台灣文學如何到達盛世:陳芳明的文學史經驗》新書發表會。
 |
陳芳明在他的《台灣文學如何到達盛世:陳芳明的文學史經驗》新書發表會暢談台灣文學所展現出來的深度與高度。(陳慧如攝影) |
從1999年起開始動筆,直到2011年,陳芳明歷時12載完成《台灣新文學史》,多少獨自書寫的深夜,累積而成近50萬字的成果,許多人用「辛苦」來形容陳芳明的這項創舉,然而,陳芳明卻表示,其實這段時間的書寫過程是「愉悅」的。
《台灣新文學史》一書把台灣新文學的開展過程,劃分成殖民、再殖民、後殖民三階段,一步一步探索台灣作家的文學想像是如何從封閉走向開放,顯現台灣文學所展現出來的深度與高度。
從流離文學到在地文學,從階級議題到性別議題,從漢人書寫到原住民書寫;從本島到離島的作家,陳芳明以豐富的藝術技巧向世人展現美麗的文學台灣。左翼、反共、鄉土、現代、女性、同志及原住民等文學均一一羅列其中。
陳芳明在發表會上,一再的表露出文學應是跨世代、跨國界的藝術,不該被歷史情境綁架,也不會淪為政治權力的人質這樣的思想態度。
他表示,這本文學史的撰寫,無疑是台灣民主化過程的產物。整個書寫過程,再三與現實的政治波動交錯而過,其間擦出的熾熱火花,只有在埋首振筆之際才能深深體會。曾經發生的流亡經驗,遭遇的民主災難,都消融在複雜曲折的字裡行間。
能夠為精采的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留下見證,陳芳明認為那是生命中所能接納的最好祝福。他以這本文學史向前輩作家致敬,也向後來的新世代致意。相信下個世代的文學將可達至更輝煌的藝術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