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社事件79週年 魏德聖新片"賽德克.巴萊"宣示開拍
新網記者劉又嘉南投霧社特稿
2009/10/27 下午 09:07:02 / 演藝動態
去年以《海角七號》在華語影壇掀起滔天巨浪的導演魏德聖,沉澱一年多後將開拍新片《賽德克‧巴萊》,故事聚焦霧社事件和莫那魯道的事蹟。
|
"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右三)、監製吳宇森(右二),與主要演員合影。(劉凡攝影) |
今天適逢霧社事件屆滿79週年,魏德聖帶領主要演員與劇組人員在南投縣仁愛鄉霧社莫那魯道抗日紀念公園舉辦追思祭儀,並宣示影片即將開拍。
發生在民國19年的霧社事件,起因於當時賽德克族人為爭取自由與尊嚴,在莫那魯道的率領下,於霧社公學校起義對抗日本軍閥的高壓統治,戰事持續了四十餘日,莫那魯道與參與起義的原住民約900人,最終全數壯烈犧牲。
「賽德克‧巴萊」是霧社事件抗日原住民的自稱,意指「真正的人」。電影公司也特別在莫那魯道銅像前,邀請地方耆老依賽德克族傳統進行祈福儀式。
《賽德克‧巴萊》風光開拍的背後有一段相當艱辛的籌備過程。1997年東部原住民「還我土地」運動勾起魏德聖對霧社事件的興趣,進而開始積極田野調查,一步一步完成劇本。魏德聖投入了五年時光,四處找資金拍片,甚至在2003年貸款200萬拍攝五分鐘的試拍片,卻沒有為《賽德克‧巴萊》帶來任何機會。
意外的是,一連串的挫折反而催生出《海角七號》。魏德聖說,在正視問題之後,他調整好腳步,決定先運作一部符合商業導向的低成本電影,仿照《賽德克‧巴萊》被質疑的點,以小人物的熱血題材完成《海角七號》,證明自己的執行及行銷能力。魏德聖說,這是兩年挫敗所換得的思想成長。
|
賽德克族耆老依傳統進行祈福儀式。(劉凡攝影) |
有了《海角七號》的營收,《賽德克‧巴萊》的機會之門終於打開。高達將近五億的資金漸漸到位,許多廠商也願意給予贊助。十幾年前即成型的構想,始至今日才有機會完成。魏德聖說,「想想莫那魯道發動霧社事件的時間是在忍受屈辱的二十年後,也就釋懷了。」
《賽德克‧巴萊》延續《海角七號》關懷人文的精神,以還原霧社事件的方式傳達「族群尊嚴」問題。期間雖礙於文化考證的困難與不同人不同觀點對莫那魯道的正反評價帶來的種種矛盾,而發生多次大幅度修改劇本的情形,所幸最終劇本得以正式拍板定案。
國際名導吳宇森出任本片監製,針對片中的戰爭場面給予技術協助。他幽默地說,過去自己拍攝的都是假英雄,這次魏德聖則要拍出真英雄的故事。他也指出,《賽德克‧巴萊》難得之處在於忠實呈現原住民內在精神文化,影片除了觀賞性高,也具深層教育意義。「原住民追求和平的精神很打動人心,」他說,「在參與製片的過程中,也從這段歷史看見原住民的勇氣、友誼。」
值得一提的是,《賽德克‧巴萊》演員群中,除了本身也是原住民的徐若瑄、馬志翔及羅美玲三位藝人外,其餘約九成均是原住民素人演員,和《海角七號》模式相當接近。魏德聖表示,這些素人演員們樸實自然的演技反而能傳遞最真誠的情感。
《賽德克‧巴萊》預定今年11月底開鏡,並預計在2011年暑假檔期上映。魏德聖說,接下來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最需要的仍是觀眾的支持。期待兩年後大家走進電影院,看霧社事件這段歷史,瞭解原住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