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允芃堅持幸福經濟學 學者認為小國一樣有競爭力
新網記者邱榆蕙台北特稿
2012/2/22 下午 01:21:50 / 財經金融
《天下雜誌》連續3年,舉辦讓台灣站上世界舞台的「天下經濟論壇」。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上午主持「2012天下經濟論壇」開幕式,今年主題是「新風險時代,亞洲的轉型與成長」。
 |
天下雜誌群董事長殷允芃認為亞洲要在全球逆境,風險與成長中,矛盾與希望間找到平衡點。(歸鴻亭攝影) |
殷允芃表示,舉辦「天下經濟論壇」的初衷,是亞洲要如何在全球逆境,風險與成長中,矛盾與希望間找到平衡點。
接下來二天的議程中,她希望與會者可以坦承交換意見、分享經驗、增進了解,為未來的發展,找出新的方向和著力點。她強調,今年有來自全球5大洲15國的僑界與會。
她指出,世界開始質疑資本主義的問題,佔據華爾街運動至今仍未散去,世界各地的「抗議者」,成為《時代雜誌》2011年的風雲人物。
關於新風險時代的來臨,殷允芃舉出一連串當前的現象,包括全球經濟的動盪、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急速拉大的貧富差距、消失的中產階級、人口的老化和少子化、日益短缺耗竭的資然資源和污染的環境等。
她提出反思,衡量進步的指標,除了經濟成長率(GDP)的增長、物質的富足外,應該包括精神上的富足。
另外,法國總統和英國首相卡麥隆,最近不約而同提問,「經濟發展是為了什麼?」英相卡麥隆也直言,「經濟發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追求人民的幸福。」
兩年前,第一次的天下經濟論壇就提出這些問題。殷允芃說,僅僅過了兩年,幸福經濟學似乎已逐漸獲得了更多人的共識。
 |
紐西蘭生產力委員會主席穆瑞‧薛爾溫指出,比起大國,小國只要在政府政策、法規品質與社會凝聚力上做對的事,一樣可以在國際舞台上,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歸鴻亭攝影) |
紐西蘭生產力委員會主席穆瑞‧薛爾溫(Murray Sherwin)則指出,比起大國,小國只要在政府政策、法規品質與社會凝聚力上做對的事,一樣可以在國際舞台上,成為一個有競爭力的國家,他說,主要先進經濟體超過一半都是小國,就是印證。
他表示,小國弱點是受到外在景氣變動的影響很大、經濟規模很小,但面對環境劇變的調整速度快、彈性大,是其最大優勢。
穆瑞‧薛爾溫舉例,紐西蘭是典型的小型經濟體,人口只有台灣的1/5,經濟規模只有台灣的1/3,和台灣一樣是山多地形,而且離世界主要經濟中心與市場也很遠,但因為有對的政策,紐西蘭得以在全球維持不錯的競爭力。
他分析,1960年代,紐西蘭紐西蘭出口只有6%到亞洲,如今已增加到40%,主要靠農產品出口英國市場,維持經濟發展,幾十年來創造了高成長、累積了財富。
但到了70年代,全球糧食價格上漲,英國開始轉移食物進口來源,衝擊紐西蘭經濟,促使紐西蘭開始做長期的調整和轉型。
現今,紐西蘭已把農業當作科技產業來發展,投入資本、技術、研發,讓農業成為一個高生產力的產業,成為經濟和出口的主要支柱。
另外,紐西蘭在觀光業和電影業也愈來愈發達,穆瑞‧薛爾溫表示,電影《魔戒》的成功,讓紐西蘭看到新的機會,迅速打造一個適合電影產業發展的環境。
薛爾溫認為,只要不讓貧富差距擴大,提高社會凝聚力,提出對的、品質好的政策,對外在環境變化迅速反應,小國也可以致勝。
世界變化的速度太快,往往有許多出乎意料的發展,也有逐漸形成的共同難題,殷允芃期許,藉由天下經濟論壇與全球各地的華人的努力,找到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向。
她建議,不僅國家領導人,企業領袖、學者菁英及所有人民,都可以停下來思考,如何從追求個人小我,到與社會、國家大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