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東街日式老宅今起展示"琴為何物"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2/3/31 下午 03:54:43 / 文化藝術
去年8月,台北市文化局與中華古琴學會合辦「琴為何物─歷代傳世古琴暨當代古琴大展」,今日的Part II,「琴為何物─古琴文化生活展」,依然在台北市定古蹟齊東街日式宿舍展出,至19月16日。
 |
中華古琴學會理事長袁中平彈奏古琴。(歸鴻亭攝影) |
這次也首度展出當代藝術家隋堅製作全球唯一的不鏽鋼琴「天籟之音」,置放在裝滿清水的大型池內,這種琴彈奏起來,比傳統琴手感較硬,但每次撥弦時都會振動出水波。
中華古琴學會理事長袁中平表示,「琴」是中華歷史中最優久,藝術水平最高的樂器,也是一種極具藝術欣賞價值的工藝品。古琴在琴棋書畫的君子四藝中更列於首位,約自春秋戰國起,彈琴便是名士風流的具體體現,琴更是文人心目中雅音的代表,文人常藉琴曲、琴音、琴韻、琴意、琴趣的內蘊反映其思想感情、志向和意境,品德節操、和審美趣味。
 |
袁中平介紹古琴在琴棋書畫中列於首位的地位。(歸鴻亭攝影) |
袁中平說,為使國人有機會一窺中國文人與古琴之文化生活,這次展覽精心規劃展出古琴與人文生活空間,包含了古琴、琴桌、琴椅、琴譜、書法、畫作、香具、棋具、飾品、傢俱等物件,呈現出琴文化融入生活中高雅的美感與精神,讓民眾能夠體會到古時文人雅士如何將琴文化帶入日常生活,搭配古琴配件及傳世琴譜,並將古琴的歷史文化義意列表說明。
台北市文化局表示,齊東街日式宿舍古蹟修復後,目前委託中華古琴學會將其打造為園林式的琴舘,化身為古琴文化的交流與推廣空間,同時讓參訪者在老房子裡體現昔時古琴文化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