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人工林疏伐效果正面 有利木材自給生態發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2/4/11 下午 03:54:56 / 生態環保

 為了解疏伐對人工林生態系的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結合農委會、大學研究團隊,自民國94年起,在農委會林務局巒大事業區實施柳杉人工林疏伐實驗,歷經5年的觀測研究發現,證實人工林若進行適度的疏伐,能促進林木生長品質,且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水土保持、碳吸存及木材供給等均具有正面效果。

鬱閉未疏伐之柳杉人工林,林地昏暗,地表光禿。(國家科學委員會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林國銓表示,面對如何最大化人工林的森林功能問題,研究團隊在南投縣信義鄉、林務局的巒大事業區進行柳杉人工林的疏伐實驗,將12公頃林地分成不疏伐、25%疏伐和50%疏伐3種模式,經過5年的觀測發現,半數疏伐雖然在起初對生態有影響,但1至3年後即恢復生態活力,生物生存或多樣性都是最活躍的。

 林國銓說,過密的林木使得陽光難以穿透,造成林地昏暗、地表植物不易生長;疏伐過於濃密的人工林,有利原生物種的發育、更新,改變森林生態系的結構,讓人工林更接近天然林的生態系,且不影響土壤沖蝕量,還有助環境碳的吸存。

疏伐後之人工林,複層之冠層結構、生物多樣性高,生態功能佳。(國家科學委員會提供)
 其次,疏伐雖然一時會傷害到林地內鳥類、哺乳類及昆蟲、真菌等的生長,但這些衝擊都是短期的,經過1到3年,動物的生態即可回復到疏伐前的狀態,有些動物的數量在疏伐後,甚至有增長的現象,包括大赤鼯鼠、白鼻心、山豬及水鹿。

 林國銓說,台灣森林共計210萬餘公頃,覆蓋率到達58.5%,其中20%約42萬公頃為人工造林地;目前木材自給率卻不到1%,木材使用99%都從國外進口,對台灣國際競爭力將有所影響,由於天然林禁止砍伐,人工林的經營利用成為焦點,希望透過這次的研究,鼓勵人工林適度的疏伐撫育,讓木材自給率可以提高到5%。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12/4/11 下午 03:54:56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
"百年原殤"全片首映會讓百年記憶不再被遺忘
演藝動態 2025/4/2 下午 07: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