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德緒與波哥雷里奇帶來"大師的痛與快樂"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4/23 下午 10:34:58 / 文化藝術
近幾年的台灣古典樂壇,總是動輒要拿出馬勒、布魯克納之輩,否則好像不夠有深度,從古典到浪漫的作品較不被重視。
 |
法國指揮家卡薩德緒(左)與南斯拉夫鋼琴家波哥雷里奇(右)將帶來《大師的痛與快樂》音樂會。(歸鴻亭攝影) |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4月25日在國家音樂廳的《大師的痛與快樂》音樂會,法國指揮家卡薩德緒(Jean-Claude Casadesus)與鋼琴家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將帶來浪漫俄系經典作品。
若用現代流行樂壇的角度來看,1958年出生於南斯拉夫的波哥雷里奇,就如女神卡卡(Lady Gaga)那樣特立獨行,他曾穿著燕尾服但著棉襪配夾腳拖鞋登台演奏先演奏安可曲,1980年參加蕭邦鋼琴大賽,因為演奏充滿自我風格,被評審團淘汰後,評審之一的鋼琴女王阿格麗希還退席力挺,因此雖未能入圍決賽,卻從此聲名大噪。
更讓樂迷津津樂道的是,波哥雷里奇18歲跟隨知名鋼琴家愛莉莎‧克扎拉茲(Aliza Kezeradze)學琴,於1980年與比他年長26歲的老師結為連理,直到1996年她過世為止。
 |
由北市交合作的《大師的痛與快樂》音樂會,左一為北市交團長黃維明,右二為我國鋼琴家陳毓襄。(歸鴻亭攝影) |
這次波哥雷里奇將帶來堪稱古典音樂界最受歡迎的柴可夫斯基《降b小調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這首曲風強烈的作品已經被許多的電影、電視與廣播商業廣告的使用後,甚至成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下半場由卡薩德緒指揮演出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從音樂帶領觀眾漫步於古堡、御花園、牛車、市場等充滿生命力的畫作世界。
曾為打擊樂演奏家的卡薩德緒,是在跟隨法國指揮家戴沃及布列茲學習後,才深入指揮領域,他並曾為電影及戲劇編曲,也擅長歌劇指揮。
這場稱為《大師的痛與快樂》音樂會,為什麼會痛、又為什麼會快樂,恐怕要聽完音樂會才能感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