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鎮洋獲第3屆"國家工藝成就獎"
新網記者粘小茹台北特稿
2009/11/17 下午 07:42:36 / 文化藝術
今年邁入第三屆的「國家工藝成就獎」,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國立台灣工藝研究所辦理,從十七位資深工藝從事者中,經評審委員會的評定後今日一同揭曉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為從事50多年傳統木雕創作的施鎮洋。
|
第三屆的「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施鎮洋致詞。(粘小茹攝影) |
文建會副主委、評審委員會召集人洪慶峰表示,施鎮洋不僅是藝術創作技藝精湛,同時致力於木雕藝術的傳承,在多所大學中指導學生,對於保存傳統文化具有相當的貢獻。
1946年出生於台灣鹿港的施鎮洋,自小受到從事木匠師的父親施坤玉的影響,從1956年起即開始隨侍父親身旁,接觸傳統建築、廟寺雕刻等工作,期間有15年,先後參與里港雙慈宮、大甲鎮瀾宮、彰化太極恩主寺、竹山李勇廟神龕雕刻工作,其中深具指標性的「鹿港施姓大宗祠神龕」開創了木雕大道的經典名作,從廟宇、神龕展現了精製的木雕藝術也融合了生活與木雕創作的完美結合。
曾獲得國際獅子會民間寺廟雕刻「金獅獎」、第八屆教育部傳統工藝木雕類「民族藝術薪傳獎」 、台灣省文藝作家協會中興文藝獎章「雕刻獎」 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資深文化人獎 等殊榮的施鎮洋說,對於自己的作品每一件都是慎重的、唯一的,因為小時候就以雕刻為志業。不同的材料時常給他不一樣的創作靈感,同時致力於傳統技法的傳承,並且創新賦予藝術新的價值,達到工藝生活化的目標。
|
中間為得獎者施鎮洋,右為文建會副主委洪慶峰,左為評審委員施翠峰。(粘小茹攝影) |
1986年起施鎮洋開始於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執行教育廳「薪傳研習木雕課程計畫」,將栽培後進的心意化為行動。1996年更獲選為文建會「民間藝術保存傳習計畫」木雕傳承老師,展開百年樹人的木雕人才培育訓練。自2000年開始,更獲東海大學建築系、彰化師大美術系、成功大學、台南藝大等禮聘為講座教席,近五年來還常駐雲林科大文資學系授
綜觀施鎮洋半世紀餘的傳統木雕生涯,於學於教,於徒於師,甚而於公於私,都為傳統技藝投入努力不懈的心力。他讓原本不易理解的廟宇木作,變成更容易親近的雕刻藝術。他在木雕藝術創作上的學習過程、努力與用心,正是他今日獲得「2009國家工藝成就獎」殊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