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找不到 "台灣大百科全書"全都錄
新網記者吳宛茹台北特稿
2009/11/18 下午 05:48:41 / 終生學習
一套以台灣為主體而編纂,共全民免費使用的百科全書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正式上線。
|
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左二)、政務委員曾志朗(左三) 與參與貴賓,一起啟動「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吳宛茹攝影) |
這個網站內容包含維基百科未含有75%的台灣特色詞條,更結合了過去各階段的編纂成果,盼為台灣知識的權威。甫上任的文建會主委盛治仁也到場祝賀,期許「台灣大百科全書」能將台灣文化作有系統承接。
盛治仁表示,「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代表的是台灣保存自己文化的主體性,其中有許多在維基百科中查不到的辭彙,民眾都可在台灣大百科中淺顯易懂地知道它的起源。盛治仁甚至自己上網比較過近期搜尋量奪冠的辭彙「鹽酥雞」,發現「台灣大百科全書」與「維基百科」中的內容不甚相同,也各有優缺點。
因此,盛治仁表示,希望民眾可以在台灣大百科網站,針對比較深入專業的辭彙,從台灣的角度來詮釋,因為台灣特有的知識與文化保存,是需要國人一起共同參與的。
|
記者會現場展示大百科全書網站的使用方式。(吳宛茹攝影) |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原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於2005年建置,開放民眾設立、編寫詞條,並就詞條提供文字及影音資料,運作原則類似維基百科。為同時呈現大眾貢獻的資料及禁得起專業人士檢驗的知識,文建會2006年將大百科分為Web 2.0的「大眾版」和「專業版」,但兩個版本不能互通有無。目前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已經有6200名會員,1700位撰稿者。
新版「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則打破上述兩版界線,結合「大眾版」及已編纂完成的7卷「專業版」,延續過去免費使用、全民共建共享、影音及文字並存的原則,已建置包括旅遊、電影、生物學等近40個分類、1萬7008個詞條。
為鼓勵大眾使用並貢獻詞彙,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將以積分制度獎勵民眾,只要在網站上撰寫詞條、加入會員以及參加網路活動,均可得到不同的積分獎勵,每月份積分最高者,將獲得新台幣一萬元的獎金。11、12月更加發亞軍與季軍,獎金各有新台幣五千元與三千元。
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表示,走訪各國後,發現各大城市都有個別所屬的百科全書,更凸顯了百科全書文化傳承,與風俗民情的顯現上,有其不可或缺的地位,盼政府日後更能用心、持續關注這個網路百科,把台灣歷史、文化、人物甚至是信仰,都能完整留傳給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