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感受母語活力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5/2/15 下午 07:03:06 / 經史子集
為響應聯合國2月21日世界母語日,文化部今(15)、明(16)兩日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辦理「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1.jpg) |
「2025世界母語日-國家語言生活節」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展開。(歸鴻亭攝影) |
為展現國家語言豐富樣貌,傳遞臺灣各語言共存共榮核心價值,自2022年起每年辦理「國家語言生活節」。今年活動集結不同語別的電影、戲劇、音樂、創新書市、沙龍講座、手作體驗與說故事等活動達62場次,展現「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復振成果及臺灣母語活力。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2.jpg) |
文化部長李遠代(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長李遠於今日開幕式表示,參加《諸葛四郎-大戰魔鬼黨》的臺灣台語版首映時,他發現觀影的小朋友都能聽得懂;創新書市許多的獨立書店出版各種不同語言的繪本及圖書,大家開始尊重彼此的母語,這是跨出了一大步。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3.jpg) |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以不太輪轉的閩南語,極有誠意致詞。(歸鴻亭攝影) |
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提到,教育部一直與文化部協力共同推動國家語言發展,2022年開始,母語課程正式納入國小到高中的課綱,現在也有300多家、1,100多班的幼兒園採取沈浸式母語學習環境,期盼讓小朋友從小學習母語,共同尊重、認同國家語言。「期盼母語在生活中隨時看得到、聽得到,所有的人都能勇敢說自己的母語」。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4.jpg) |
原住民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鍾興華以排灣族語打招呼並致詞。(歸鴻亭攝影) |
原住民族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鍾興華Calivat‧Gadu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重要的文化資產,更是對於民族生存非常重要的元素,所以對於語言,每個人都有責任保存、傳承,成為現代仍然可以使用、發光發熱的語言。如今原住民族語言成為國家語言,但是語言間並不相通,其中更有4、5個民族,剩餘不到1,000人會使用其語言。原民會一定會繼續努力推展自己的語言,「成為每一天使用的語言」。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5.jpg) |
客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范佐銘致詞。(歸鴻亭攝影) |
客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范佐銘表示,客委會配合世界母語日也將辦理「客語教學論壇」,並表揚客語教學績優人員,一起到威爾斯、紐西蘭學習國際經驗。期盼藉由世界母語日活動,繼續推行多元本土語言,未來在都會區隨時可聽到各種多元的母語。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6.jpg) |
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致詞。(歸鴻亭攝影) |
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指出,《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後,馬祖語(閩東語)成為國家語言是歷史性的一刻,連江縣也全力展開系統性保存文化、語言的工作,從閩東語課綱、培養師資,到現在有9成的孩子都選擇閩東語,更有許多的青年、文化工作者共同參與文化及語言復振的工作,包含閩東語繪本、島嶼博物館、馬祖國際藝術島、戲劇等,都建立在閩東語的基礎上。陳冠人特別邀請大家一起來看《相約十五暝》音樂劇,一起看見馬祖的有情有義。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7.jpg) |
立法委員張雅琳致詞。(歸鴻亭攝影) |
立法委員張雅琳表示,她是經歷說台語會被處罰的年代,所以到了30幾歲才開始學台語,進入立法院以後,她一直關注母語的議題,除了教學環境外,她認為「生活中的語言環境更是重要」,不管是台語家庭、母語戲劇的補助、三金台語正字等的推動,都是希望讓母語成為「流行」的語言。
![](https://newnet.tw/Newsletter/Photo/5-43284-8.jpg) |
今年活動展現「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復振成果及臺灣母語活力。(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表示,為了展現各種不同國家語言的豐富樣貌,除了國內知名紙風車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帶來精彩臺灣台語好戲,更特別邀請連江縣政府以馬祖傳統祭典「擺暝」為靈感創作的馬祖語(閩東語)音樂劇《相約十五暝》,並邀請各縣市政府推薦說故事講者,到生活節現場說故事共13場次,展現中央與地方協力推動國家語言發展的努力與成果。更多活動詳情可至
國家語言生活節網站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