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調查:台灣父母教導孩子科學教育普遍沒信心
新網記者張渝萍台北特稿
2012/6/29 下午 10:18:18 / 教育學程
台灣國小自然教育目前有受到忽視的現象,由台灣巴斯夫公司所做的「父母自然科學教育態度大調查」,針對台灣北、中、南、東四區共9所國小進行,研究對象為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家長。
|
巴斯夫帶領家扶中心小朋友一起做防曬乳的實驗。(張渝萍攝影) |
調查顯示,父母普遍擁有三大難題,包括太過重視英數,自然科教育資源分配少;大多父母較少和孩子一起動手做實驗,通常以閱讀相關書籍或影片來代替;以及對於自己輔導自然教育沒有信心。
一位小孩正就讀國小的張小姐表示,因為對教導孩子自然科學沒信心,因此平時沒有和小孩一起做實驗的習慣,最多也只是一起去科學館,反映出現今父母面對科學教育所遇到的難題。
|
張小姐表示自己對教到小來自然科學沒信心。(張渝萍攝影) |
擔任這份問卷顧問的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古建國表示,大多數的父母認為國英數為學科上最重要的科目,49%的父母半年花在五科的教育基金總值高達15,001元以上,顯示出現今家長對小孩教育投入相當大的心血,但59.4%的家長半年花在自然科學的教育基金上是低於1,000元,分配到的教育資源明顯較少。古建國建議,多元發展才是長遠之道,大多數家長太過重視升學趨勢的英數主科,但孩子的發展不可侷限於此!
而在大多數父母讓小朋友以讀跟看取代動手做實驗的科學教育態度方面,古建國表示,自然科學不光是理論與知識,更包含可以建立起孩子觀察、歸納推論及邏輯推理等能力。他強調,可和小孩用生活上易得的物品來做實驗,例如將碘酒和柳橙汁混合可讓碘酒成無色,以動手做來教導孩子何為氧化還原比看著教科書上的圖片要來得印象深刻。
對於將近七成父母認為指導孩子自然科學感到困難的且沒信心,古建國表示,生活處處是科學,其實家長只要鼓勵孩子對生活充滿好奇,甚至陪著小朋友多動手做,都是讓小朋友快樂學習、充分發展的好方法;另外也可利用科學教育中心的網站來做參考,即使實驗失敗也是一種學習成長,父母其實可以和孩子在做實驗時共同討論、成長。
|
北市教科學教育中心主任古建國建議,科學教育勿侷限在書本中,動手做才可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及邏輯性。(張渝萍攝影) |
巴斯夫將於7月於台北高雄舉辦「巴斯夫小小化學家」免費活動,屆時將有1,200多位學童參加,一同體驗動手做防曬乳的小小實驗。
台灣巴斯夫公司總經理吳永亮表示,巴斯夫小小化學家旨在讓小朋友們透過親手實驗,體驗其妙而無處不在的化學世界,希望可以啟發孩子對創新,環保與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幫助塑造孩子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