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神與眾生"展覽今開幕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5/2/20 下午 07:19:07 / 文化藝術
如何透過影像,看見信仰的可能?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今(20)日集結16位藝術家,舉辦「諸神與眾生」展覽,透過攝影與影像藝術,探索信仰的多元樣貌,18組作品從神聖的象徵意涵到凡俗的信仰實踐,邀請觀眾在光影交錯之間,重新思考信仰的價值。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諸神與眾生」展覽策展人邱國峻認為影像讓無形的信仰顯現。(歸鴻亭攝影) |
策展人邱國峻認為影像讓無形的信仰顯現。透過「諸神與眾生」展覽讓不同的信仰經驗得以交流,目的不在說服彼此,而是因為分享而互相了解。展覽希望透過攝影的視角,引導觀眾感受信仰的多重樣貌,並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開啟關於信仰與自我的對話。
 |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讓大家透過攝影師的眼,看見攝影師眼中、心中的世界。(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藝術家之所以珍貴,因為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心靈及看世界的角度,透過藝術,讓我們更了解世界。攝影的影響力非常大,此次的「眾生」與「諸神」特展,便是讓大家透過攝影師的眼,看見攝影師眼中、心中的世界,以及最代表臺灣文化的人與信仰。
 |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指出,每個人都有靈性的需求。(歸鴻亭攝影) |
國美館館長陳貺怡指出,每個人都有靈性的需求,臺灣社會的自由、民主、開放,就反映在信仰的多元性上。「諸神與眾生」展覽涵蓋當代攝影及影像裝置藝術,呈現信仰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多元詮釋,展區分為「諸神」與「眾生」2大子題。
 |
「諸神」展區關注神聖意象的重塑。(歸鴻亭攝影) |
「諸神」展區關注神聖意象的重塑,透過攝影與數位影像,呈現信仰如何在歷史與當代社會間流動,並探討人與神的連結,展覽作品描繪宗教祭典、神聖空間與傳統信仰符號,讓觀眾感受神性的流動與藝術性的當代詮釋。
 |
「眾生」展區關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內在信仰追尋。(歸鴻亭攝影) |
「眾生」展區關注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內在信仰追尋,探索個人與社群之間的精神場域,並透過生死議題的詮釋,反映生命的流動與超越,探討有情眾生在信仰體系中的角色。
 |
「諸神與眾生」展覽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
「透過這個展覽讓不同的信仰經驗得以交流,目的不在說服彼此,而是因為分享而互相了解。」策展人邱國峻分享,影像讓無形的信仰顯現。展覽希望透過攝影的視角,引導觀眾感受信仰的多重樣貌,並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進而在觀看中發掘信仰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觀與精神體驗,開啟關於信仰與自我的對話。
「諸神與眾生」自即日起至6月29日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相關展覽及推廣活動資訊可至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官網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