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災後文化重建 演藝團隊藝文陪伴成果佳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2/7/10 下午 01:39:54 / 社會福利
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今日在文化部舉辦「藝點藝滴、用愛紮根」,莫拉克風災災後文化重建,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畫成果。
 |
原住民歌手吉娃斯.杜嵐與來自台東大武鄉大鳥部落的nanu、絲亞與伊將三兄妹一起合唱《小小的夢想》。(歸鴻亭攝影) |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許耿修司長表示,莫拉克風災受災地區文化資源較城市缺乏,演藝團隊不辭勞苦,花費心血散播藝術的種子,用愛為藝術紮根,同時深耕原民文化,也達到文化部縮短文化資源差距的目標。
行政院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產業重建處處長浦忠義則轉達災區當地耆老對文化重建的期許「只有維繫傳統,才能在新的土地上成長茁壯」。
 |
絲亞和台東芭札筏青年會帶來的手工藝成果作品。(歸鴻亭攝影) |
台灣基督東部大鳥部落排灣中會牧師撒依努.得別格指出,3年前莫拉克風災重創台東原鄉部落,為陪伴災民走過傷痛,他整合藝文團隊,連結當地各部落,製作戲劇《很好ㄟ你們》,透過耆老和青年對話、精采樂舞,闡述原住民如何面對風災、重建,希望展現原住民的自主性以及堅韌的生命力。
今日也邀請原住民歌手吉娃斯.杜嵐與來自台東大武鄉大鳥部落的nanu、絲亞(Sya)與伊將(Itjan)三兄妹一起合唱《小小的夢想》,三兄妹在101年度「演藝團隊災區藝文陪伴進駐計畫」接受駐點團隊「杵音藝術文化團」的團長高淑娟指導,在傳統表演上有很好的成績。
現場也展出由台東芭札筏青年會帶來藝術輔導受災區成果作品,芭札筏青年會由部落傳統文化工作者林志祥會長帶領,進行母語戲劇營、長青手工藝班等活動,不但教導小朋友,也讓長輩可以藉手工藝一同聯絡感情、忘卻傷痛。
 |
莫拉克風災災後文化重建,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畫成果。(歸鴻亭攝影) |
「莫拉克風災災後文化重建─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畫」100-101年共有46個藝文團體投入災後藝文陪伴計畫,其中可分為嘉南平台、高屏平台及台東平台等三大平台,辦理活動範圍擴及台灣中、南及東部,共完成633場活動,包括戲劇表演、古語吟唱、手工藝及繪畫等多元化藝術創作,陪伴27,137人走過莫拉克風災帶來的傷痛。
文化部表示,「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劃」即將告一段落,但許多學校和社區仍繼續用自己的力量延續並學習文化傳承,像是屏東縣佳冬鄉地區的居民就用所學的馬賽克藝術妝點社區,打造「村村有藝術」的生活空間,相信藝文陪伴未來仍會持續發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