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舞台設計窺見劇場時代 關渡藝術節特展致敬聶光炎"凝視舞臺"登場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25/4/2 下午 06:56:51 / 文化藝術
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與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共同策劃的2025年關渡藝術節,今(2)日宣布推出致敬台灣劇場設計師聶光炎的旗艦特展「凝視舞臺—聶光炎和我們的劇場時代」,回顧聶光炎50年職業生涯,窺見台灣表演藝術與劇場設計的發展歷程。
 |
2025年關渡藝術節宣布推出致敬台灣劇場設計師聶光炎的旗艦特展「凝視舞臺—聶光炎和我們的劇場時代」。(歸鴻亭攝影) |
國家文藝獎得主、資深劇場設計師聶光炎 曾赴美國夏威夷州立大學戲劇系修習舞台設計,返國後深耕台灣現代劇場近一甲子,參與各種類型製作,包括舞台劇、舞蹈、歌劇、京劇、歌仔戲、崑劇、說唱、芭蕾舞劇等,設計資歷宛如台灣表演藝術發展史。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院長王世信擔任本次特展策展人。(歸鴻亭攝影) |
北藝大戲劇學院院長王世信表示,旗艦製作《凝視舞臺—聶光炎和我們的劇場時代》特展,透過回望聶先生橫跨50年的職業生涯,我們彷彿窺見臺灣表演藝術與劇場設計的發展歷程—從無到有,從探索到奠基,從個人的美學追求到整體劇場環境的建立。為他辦展覽是整個劇場界的共同心願。
 |
策展顧問楊淑雯說明回顧聶光炎50年職業生涯,窺見台灣表演藝術與劇場設計的發展歷程。(歸鴻亭攝影) |
策展顧問楊淑雯說明,2022年在北藝大戲劇學院汪其楣長達3年的勸說下,聶光炎終於同意將所有設計作品與文稿捐贈予臺大圖書館。在北藝大戲劇學院院長王世信及汪其楣的奔走下,於4月正式在關渡美術館開展,展覽包含復刻模型、手稿、工作場景復刻、劇場工作者訪談,以及閱讀區,讓觀者與聶光炎的思維對話。
本次展覽自聶光炎工作室的剖析,將各個工作區域分佈到展場現場,以工作與生活思維進行展覽的主軸編排。「復刻八月雪模型」為本次一大看點,由北藝大副教授楊金源擔任統籌,復刻重建1:10的互動裝置模型,從圖紙平面資料重建當時舞臺佈景、燈光設計,還原當時設計美學與場景。自前置文字統整初期,便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負責資料統整與典藏,北藝大在前期由策展顧問發起訪談活動,受訪者邀請跨年代曾與聶老師工作的夥伴,進行聶老師的樣貌描繪,將於展覽期間與展場陸續播出。
 |
山峸製作設計負責人袁浩程,為本次臺日共製的計畫主持人。(歸鴻亭攝影) |
策展顧問 楊淑雯淚灑記者會現場表示:「『劇場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一群人的事。』是聶老師的工作哲學,希望可以透過展覽凝視聶光炎的工作態度、凝視屬於他與我們的時代。」
 |
2025關渡藝術節則由戲劇學院統籌,首度融入節氣的策展概念。(歸鴻亭攝影) |
特展將於2025/04/08展至2025/05/18止,每週一休展,免費參觀,每週六日14:00-15:00皆有定時導覽。邀請所有劇場從業者、學習者及愛好者,一同透過聶光炎的視角,凝視舞臺,凝視我們所處的劇場時代。
至於2025關渡藝術節則由戲劇學院統籌,首度融入節氣的策展概念,劃分為春季篇及秋季篇。春季篇由戲劇節目打頭陣,率先揭開藝術節序幕。春夏篇以戲劇節目包含戲劇學院春季公演《幹掉她》《冬天的故事》、夏季公演《依卡洛斯的羽毛》,展現學生專業設計、製作、表演等專業能力,全新臺日共製節目山峸製作設計X日本52PRO!劇團《流浪樹》。
 |
52PRO!劇團製作人暨演員塚原大助(左)很期待這次可以用新的作品與臺灣的觀眾見面。(歸鴻亭攝影) |
山峸製作設計負責人袁浩程,為本次臺日共製的計畫主持人,他表示,「自己曾受日本劇場工作者的工作態度深有所感,帶著此份敬畏之心,於臺灣的觀眾分享他們的職人精神,也透過與關渡藝術節、北藝大戲劇學院的合作,將設計與製作的專業能力分享給學生們。」
52PRO!劇團製作人暨演員塚原大助指出,「很期待這次可以用新的作品與臺灣的觀眾見面,本次不只是呈現我們自己的作品,而是深化臺日的交流,本次演出有台灣的演員加入,是一個跨文化的交流,非常期待可以先在日本、後在臺灣進行演出。」
2025關渡藝術節《流浪樹》山峸製作設計x日本52PRO!劇團將於2025/6/26至2025/6/29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廳首演,購票請上OPENTIX兩廳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