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暸解"是什麼碗糕? 教育部應該小心"瞭解"一下!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7/23 下午 05:37:47 / 經史子集

 教育部於2012年7月24日上午11時許來電本網,表示本文內容之「暸解」並無錯誤,中央研究院有「暸解」即「瞭解」之相通解釋,但並未表達提供該解釋出處之資料,隨即建議本網撤除本篇特稿,否則撰稿之記者必被視為國學程度不足;對英文翻譯部份亦表達並無錯誤。
 經本網向中央研究院查詢,該院表示僅有中國文哲研究所、語言學研究所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均為研究人文語言理論而非現代應用語文。
 再經本網查閱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關鍵詞索引典,有關「暸解」僅有1筆資料,鍵入「瞭解」即顯示575筆資料。
 另查閱教育部本身之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籑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查閱(含異形字)有關「暸」或「暸解」,均顯示「找不到」;改以「瞭」則有16個字詞,其中包含「瞭解」。
 再查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網路版,查閱整部辭典「暸」或「暸解」,結果均顯示「找不到符合的詞彙」。
 既然教育部本身之資料庫均無法查出「暸解」即「瞭解」之相通解釋,本文記者所撰內容應無錯誤。
 再使用全球使用最多之Google搜尋引擎,鍵入「暸解」結果,完全無「暸解」而為「了解」;改為「瞭解」則出現包括「了解」與「瞭解」,顯然「了解」即「瞭解」是相通的,但無任何「暸解」即「瞭解」相通之解釋。
 關於英文翻譯部份,本文並未指稱教育部「MOU」簡稱錯誤,既然中文為「教育瞭解備忘錄」,英文直譯應為「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Education」,縱或採用簡稱亦應考慮應有「教育」二字。
 本文發表目的僅為新聞從業人員盡到有聞必錄之媒體人職責,並未針對教育部任何人事物進行批評,僅於此說明。

 教育部是國家負責學術及教育行政事務的最高機構,負責國人從幼兒教育、國小國中、高中高職、技職院校、大學院校及留學生的教育事項,理應成為表率。

教育部國際性學術合作的重要活動的紅布條竟有如此錯字,實在不應該。(歸鴻亭攝影)
 今日教育部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簽署「臺灣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獎學金」備忘錄,是國際性學術合作的重要活動,但是簽約現場的紅布條,卻大大的兩排中文字中的下面一行為「教育暸解備忘錄簽約儀式」。

 什麼是「教育暸解備忘錄」?國家的最高教育主管機關的國際級簽約儀式都還會有錯別字?

別以為老美看不懂,老外有許多漢學家國學程度比我們的火星文族群高明許多。(歸鴻亭攝影)
 就算是正確的「教育瞭解備忘錄」,在下方的英文中似乎也沒見到「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on Education」的完整內容,而漏掉Education以「MOU」簡稱的方式出現。

 教育部最近不斷的與各國重簽類似的「教育瞭解備忘錄」,這樣的國際重要簽約儀式,必然拍照、錄影存檔,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在兩方代表簽完之後,還幽默的說要檢查一下簽署內容有沒有錯,卻沒注意整個儀式最醒目的大標題有白字,豈不貽笑大方?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12/7/23 下午 05:37:47
關鍵字:教育部

留言版

  • 當官的都說他們是對的!!
    2012/7/24 下午 11:54:03
    讀中文一輩子的教書匠
    ★★★★★
    div>一般人那有人見過"暸解",既然教育部說對,那將來我們教小學生寫作文,是不是學生寫"暸解"都不能糾正呢? 縱使康熙字典有無數的古老解釋,到現在的常用字教育普及的情況下,難道教育部要領頭用一些詰屈聱牙的用詞用字來改變目前的常用字嗎? 那麼賣新鮮水果的應該咬文嚼字說"我的水果最新魚魚魚(上面一個魚下面兩個魚)"!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
"百年原殤"全片首映會讓百年記憶不再被遺忘
演藝動態 2025/4/2 下午 07: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