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人文密不可分 繪本電影聚焦環保
新網記者洪 塵台北特稿
2012/7/28 下午 10:10:22 / 經史子集
今日信義誠品三樓人潮擁擠,多數人為繪本《沉默》的新書發表會,及電影《候鳥來的季節》的宣傳而來。
 |
溫昇豪參加出席《沉默》的新書發表會,為電影《候鳥來的季節》宣傳。(洪 塵攝影) |
《沉默》的繪者大黑白、冰冰與《候鳥的季節》的導演蔡銀娟、演員溫昇豪等人,均親臨現場分享自身經歷以及對環保的看法。
這本《沉默》是由玄奘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畢業的學生,筆名大黑白與冰冰所繪製,大黑白表示,把《沉默》當作《候鳥來的季節》的「前導書」,因為皆具環保概念,有異曲同工之妙,無疑是個創舉。
冰冰則指出,當初這本作品只是畢業展覽作品,卻讓老師謝明勳驚艷,便主動投稿給聯經出版社。
大黑白說,出版繪本相當不易,光是其中一張魚群的圖就畫了60張的稿;冰冰也表示,光是初稿就有100多張,雖然環保議題履見不鮮,但是希望透過作品讓大家知道其實環保工作並不遙遠。
同樣也是繪本作家的導演蔡銀娟說,自己也是繪本作家,希望大家鼓勵《沉默》一書,也表達對了環保議題的關注。
 |
《沉默》繪者大黑白與冰冰分享創作繪本的心路歷程。(洪 塵攝影) |
蔡銀娟指出,電影中的「高蹺鴴」有特別涵義,高蹺鴴原是過境或在台度冬的候鳥,近幾年來卻越來越多居留台灣,成為留鳥,與身為雲林人的她上台北找工作、定居,逢年過節才回家的處境相似,也像新移民,如越南來的女配角海倫清桃的處境。
蔡銀娟的先生,同時也是電影的監製李志薔表示,會選擇生態議題是希望能夠親近大眾卻又擁有電影內涵,希望能使大家重視環保、拉抬大眾的力量來改變世界。
《候鳥的季節》男主角溫昇豪表示,候鳥依靠好的環境來遷徙,所以環境保育成了重要議題,而候鳥也隱喻了人生,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能到更好的環境生存,所以這部電影用了環保議題包裝人生的普世價值。女配角海倫清桃也提出「畢竟地球是大家的」的看法。
這部《候鳥來的季節》獲得100年新聞局最佳劇本獎,也是2012台北電影節的競賽片,蔡銀娟從候鳥季節遷徙的習性,對照出在都市生活的鳥類專家與不孕妻子,和雲林家鄉親人間錯綜複雜的感情。因為懷孕期待的落空以及家民和老家弟弟家雄的爭執,使得衝突在候鳥來臨的季節間炸開,電影於9月28日正式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