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感來自河流 林懷民聽河創作"聽河"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09/12/21 下午 09:33:12 / 文化藝術
雲門舞集今日召開記者會,藝術總監林懷民表示,明年3月下旬應兩廳院「2010年台灣國際藝術節」邀請,將推出最新鉅作《聽河》,以影像顛覆雲門美學風格,呈現從傾聽河流蘊釀的人生風景。
|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接受電子媒體聯訪談"聽河"創作理念。(歸鴻亭攝影) |
林懷民說,河流代表的是歲月、是生命,河流「養生送死」,自古以來和人類就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他到印度旅遊時,曾看見恆河上有火化卻未燒盡的屍體沿河而下,而下游的民眾卻舀起混著骨灰的河水沐浴、吞飲,讓他感受到印度人面對人生無常的自在;而在八八水災隔天,雲門也在中部大甲溪沿岸捕捉土石流惡水影像。他說,涓涓細流或是狂怒惡水,這些都是河的面貌,是生命,也是不同的人生風景。
但是當林懷民回到住了二十年的家,竟然發現自家附近的淡水河其實天天都在說話,只是無暇傾聽,於是,他開始創作這齣舞劇《聽河》。
林懷民表示,雲門舞集在新作《聽河》中,舞者都著時裝,舞畢片段後,將在台上休息、換裝,目前包括舞蹈的編排、音樂的選擇都還在思考中,「我的作品都要到推出前兩週才會定案」。
|
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右)與藝術總監劉瓊淑(左)與雲門舞集林懷民共同宣告"聽河"首演。(歸鴻亭攝影) |
他他透露「聽河」並沒有情節,舞蹈動作也將徹底解放雲門向來以太極導引發展出的東方肢體語言,改以科技建構出的舞蹈新風貌,也慨嘆目前國內的藝術環境仍然還無法讓一部好的作品取得足夠資源,無法委託作曲家為創作的舞碼配樂編曲,只能從現有的音樂作品裡找素材。
林懷民於1978年在新店溪畔醞釀了代表作《薪傳》,1994年在印度菩提迦耶廟外的尼連禪河外編出《流浪者之歌》,這次則從淡水河畔傾聽河流的聲音,新作《聽河》將讓舞者與河流影像共舞。
《聽河》將於明年3月18日至21日在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接著巡迴台南、台中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