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馬總統當起"馬老師" 教民眾"兩岸常用詞典"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8/13 下午 06:18:55 / 兩岸關係
中華文化總會今日舉行《兩岸常用詞典》新書發表會,總統馬英九出席,擔任「兩岸詞語老師」,可惜教錯了一題。
 |
馬總統今日在中華文化總會《兩岸常用詞典》新書發表會當起「馬老師」。(歸鴻亭攝影) |
馬英九在2008年提出兩岸民間合編中華大辭典的文化政見,由兩岸專家合編的《兩岸常用詞典》共花了15個月的時間完成,厚達1,800頁,共收錄兩岸常用的5,700個字、2萬7,000多個詞,並詳細解釋兩岸用法的異同,今天終於完成正式發表。
馬總統首先指出,《兩岸常用辭典》採取「正簡並呈」,目的在於讓兩岸民眾「各取所需」,不要求任何一方放棄多年的使用習慣。中國大陸於50年前提出的漢字改革方案約2,300字,其中完全改變的僅有460餘字,其它的僅更改偏旁,因此將對應「簡體字」的「正體字」通稱為「繁體字」實不盡合理。
 |
《兩岸常用詞典》新書發表會,今天終於完成正式發表。(歸鴻亭攝影) |
因此,馬總統主張中國大陸應推動「識正書簡」,同樣地,臺灣的商家也無須為了爭取大陸旅客,將招牌改成簡體字,不妨透過「正簡並呈」的對照,讓大陸民眾也有機會認識正體字之美。
接著,馬總統當起「馬老師」,開始舉出台灣的流行詞「宅男」、「宅女」、「冏」、「夯」等,都收錄進這本新編的詞典裡,還有「機車」,是指做事囉嗦、挑釁、存心刁難別人等等。
「馬老師」繼續舉出大陸的用語,「我們叫『貨櫃』,大陸叫『集裝箱』」、「大陸也有一些什麼『給力』,我也看不懂,後來才知道是『empower』的意思,就是使他有力量;還有就是『雷人』,雲層放電時打到人。」
這下常跑大陸的民眾就說「錯啦」,「雷人」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驚的意思。
 |
這本《兩岸常用詞典》將為兩岸雙邊交流帶來極大貢獻。(歸鴻亭攝影) |
不過,不論「馬老師」教對教錯,這本《兩岸常用詞典》必定為兩岸雙邊交流帶來極大貢獻;馬總統表示,兩岸之間有些語言隔閡,但其實透過這本詞典就可以慢慢改善過來,不必刻意的立刻要哪一方改變,但是透過交流之後,慢慢的讓大家都懂,就可以解決問題。
今天與會者還包括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副會長林澄枝、《兩岸常用辭典》召集人李鍌及總編輯張文彬、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吳清山、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張善政及教育部次長林聰明與畫家劉國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