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的傳人-陳錦芳"後梵谷系列"畫展開跑
新網記者賴伊娃台北特稿
2010/1/9 上午 11:27:56 / 文化藝術
被國際有名的梵谷專家,荷蘭文化部部長赫士卡喻為「梵谷的傳人」的陳錦芳,今日起在台北新世界藝術中心,展開世界上唯一的「後梵谷系列」畫展。
|
陳錦芳向"鳳凰網"記者說明其作品"梵谷歸來"意義。(賴伊娃攝影) |
自小受梵谷感動甚深的陳錦芳,從14歲就開始接觸繪畫,並且遠赴巴黎藝術學院深造七年,至今一共創作35000幅作品。1969年創立「新意象派」(Neo-Iconography)而立足國際藝壇,陳錦芳表示,新意象派整合古今中外的「文化意象」,將其加以創新表現,成為「後現代藝術」的樣貌。若要以1969年電腦尚未發明,陳錦芳卻能擁有如此先進的「後製合成,加以創新」的觀念,確實不簡單。
1990年梵谷逝世100周年時,荷蘭為梵谷舉行了有史以來最大一次展覽,舉世響應而成了全球性的慶典,當時早年受到梵谷的感動而立志到巴黎當畫家的陳錦芳以其「新意象派」畫風分批推出「後梵谷系列」百幅作品共襄盛舉,得到熱烈的迴響,除在美國有七次個展,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及臺灣18個文化中心也都有巡迴展出。
陳錦芳的作品被編入300多本教科書及藝術書籍,個展超過200次,並固定在紐約市陳錦芳文化館及新世界藝術中心、紐約、北京、台北展覽。其作品廣被世界各大美術館及公司典藏,包括巴黎現代美術館、美國國家博物館、白宮以及臺北市立美術館。陳氏出版有24本畫冊及文化論作,被譽為「後現代文化先驅」及「當今世界上20位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
|
自上至下為陳錦芳以梵谷原畫創作的"舉婚於村莊之上","為文生打電話","畫鳶尾花"。(新世界藝術中心提供) |
台大外文系畢業的陳錦芳表示,到巴黎留學不是去學藝術,而是去尋找自己的藝術之路,經過多方面的研究與實驗,終於透過「五次元世界文化觀」的建立衍生了自己在繪畫表現上的「新意象派」。
在「後梵谷系列」裏,陳錦芳強調,發揮「新意象派」的表現方法,即以梵谷為中心,解構西洋現代美術而隨緣即興地重新組構,彼此「相互溶融,而藝以載道,藝以敘事,藝以抒懷」,卻都是虛擬的情況假設,杜選故事,創造歷史,自設場景語境,是正史外的外史,卻又可與正史對話,導入如電腦時代的螢光幕上之真假對立,也就是後現代之模擬文化創作。
熱愛藝術的陳錦芳除努力推動「新意象派」,更鼓勵用藝術來推動社會,亦即「為人類而藝術」。此次展覽陳錦芳最喜歡的作品之一「禁止抽菸」即為「為人類而藝術」的經典代表作,該幅畫作以梵谷的自畫像加以改造以符合版畫的製作手法,並在局部加以改變以傳達禁菸的訊息。梵谷的「裹耳銜菸斗的自畫像」已經深植大眾的意識裏,將如此膾炙人口的圖像和「禁菸」的警訊相結合,相當地機智且搶眼,令人十分回味。
陳錦芳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梵谷的畫作,「後梵谷系列」展中的每一幅作品都有一個故事蘊含在其中,而陳錦芳表示這也正是「新意象派」最有趣的地方,每一幅畫作都是引經據典的創作,但內容卻又恰恰剛歷史相反,這種衝突性就是「新意象派」最吸引人之處。在著名的《梵谷歸來》一作品中,可看到陳錦芳結合了馬蒂斯的《餐後甜點、紅色之合協》、梵谷的《往達拉士貢去的畫家、梵谷座椅》及高更的《有光環的自畫像》三位作家的作品。
在這幅作品裡馬蒂斯的《餐後甜點、紅色之合協》的輝煌室內變成了管的家,而梵谷《向日葵》的花樣裝飾了壁紙和桌巾,梵谷的妻子,一位雅淑的阿爾魯姑娘,正在為整天在烈日下作畫灰來的幸福畫家準備點心。就這樣,在陳錦芳的安排下,梵谷終於獲得他孤獨的生涯中熱切渴望著的家庭溫暖與藝術上被肯定的榮譽。
陳錦芳用他獨特具有幽默的角度,來為梵谷打造不一樣的人生,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份驚喜與感動,想看不一樣的梵谷,即日起到到3月28日在台北新世界藝術中心展出,可至
陳錦芳文化館網站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