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傳產工會組大聯盟 籲政府速建"國貨館"
新網記者吳岱穎台北特稿
2012/11/7 下午 05:03:18 / 人權社會
台灣13個傳統產業工會聯合發起「台灣製造產業大聯盟」,推動「全民愛用國貨運動」,今日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記者會,希望政府將蚊子館改成「國貨館」。
 |
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理事長黃光藝希望政府將蚊子館改成「國貨館」。(歸鴻亭攝影) |
今日包括毛巾、棉被、帽子等13個傳統產業公會代表聚集,向政府喊話,面臨中國的低價競爭和仿冒風氣,台灣的傳統產業快撐不下去,希望政府盡快想出解決辦法,為他們找出生存空間。
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理事長黃光藝表示,製造業的產值或許沒有高科技代工產業來的高,但製造業提供台灣人許多的工作機會,政府不應一昧的補助高科技產業,而視台灣傳統產業為夕陽工業。
黃光藝認為,台灣有許多擱置無用的蚊子館,政府可將這些建築改造成「MIT國貨館」,專門販售台灣製造的國貨商品,鼓勵民眾愛用國貨,帶動在地生產的台灣製造產業。
 |
台灣13個傳統產業工會聯合發起「台灣製造產業大聯盟」,推動「全民愛用國貨運動」。(歸鴻亭攝影) |
這些傳統業者批政府說要拚經濟,卻對他們建議多年的「國貨館」充耳不聞,組織「台灣製造產業大聯盟」,就是要提醒政府發展在地經濟,推動國貨。
今日參與記者會的傳產公會發起團體包括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彰化縣社頭織襪產業發展協會、台灣優質內衣聯盟、台灣區陶瓷工業同業公會、台中市皮件產業科技發展協會、名間鄉公所、台灣帽子協會、中華民國養鴨協會、台灣區棉布印染整理工業同業公會、台灣蒜農協會、花蓮縣青少公益組織協會、台灣傢飾同業協進會、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