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現代芭蕾"婚禮" 新古典手法詮釋俄羅斯傳統儀式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2/11/24 下午 11:53:24 / 文化藝術
若說剛來演完的馬林斯基劇院基洛夫芭蕾的《天鵝湖》(Swan Lake)與今晚義大利艾德現代芭蕾舞團的《婚禮》(Les Noces)的不同,前者以故事性具象敘訴悽美愛情,後者對已經步入婚姻的場景卻充滿儀式裡抽象的疑惑。
|
義大利艾德現代芭蕾舞團《婚禮》詮釋俄羅斯式婚姻的場景。(歸鴻亭攝影) |
與所有古典舞碼不同的,編舞家馬羅‧比戈哲堤(Mauro Bigonzetti)依然大量使用現代芭蕾常用的地板動作,但雙人舞親蜜的互動卻採取不像傳統芭蕾那樣優雅的肢體語彙,來表達非學院的新美學觀點;在這方面,若說馬羅‧比戈哲堤是編一齣現代芭蕾,依然可以在其去除戲劇敘事張力與繁複舞台佈景,回歸純粹舞蹈,似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的些許影子。
|
《婚禮》雙人舞的肢體語彙充滿現代感的張力。(歸鴻亭攝影) |
這齣《婚禮》看來毫不豪華,從舞台結構到舞者服裝也幾乎完全以黑白色調呈現,以義大利人熱情、浪漫特質來看,這場選擇史特拉汶斯基作品重新詮釋的編舞,似乎也呼應原作曲者從《火鳥》、《春之祭典》那種徹底反傳統性的現代手法,後來返還新古典主義時期創作的《婚禮》,在音樂中加入俄羅斯風格獨唱和合唱民歌所散發出的深沉感情。
馬羅‧比戈哲堤雖然採用他自己的想像重新編舞創作,在某個程度上依然可以見到尼金斯卡(Bronislava Njinska)編的《婚禮》那樣從新娘到她的女伴都是白衣黑裙的形象。
|
《婚禮》顯現糢糊但創造性的一種解放性藝術成就。(歸鴻亭攝影) |
當然,16位左右相襯的舞者以L型金屬椅整齊展現的視覺與他們劃一的原地震動產生的聽覺效果,使這齣2002年新編的舞碼更有張力,更凸顯出其群舞受到所謂新古典芭蕾情境舞蹈元素的表達,與古典賣弄陳腐表演形式到伊莎朵拉‧鄧肯(Isadora Duncan)以自然節奏和動作走出現代舞天空的截然相異舞蹈動作中,顯現糢糊但創造性的一種解放性藝術成就,則是值得肯定的。
艾德現代芭蕾舞團另外演出《戀戀羅西尼》(Rossini Cards),則充滿對這位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作品的懷想與組合,其中男女雙人舞的唯美感、男男雙人舞的戲劇化與最終歌劇《鵲賊》序曲的詼諧滑稽情境,則是比較討好觀眾的橋段,雖說這樣的結尾頗有戴奧尼索斯狂歡的蹤跡,倒是奇怪馬羅‧比戈哲堤怎麼沒有加上一段《威廉泰爾》序曲的雄渾與圓融。